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彤、通訊員任治豪)8月15日,仙桃市彭場鎮中嶺村,驕陽似火。位于該村的宏旺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地內,稻谷正抽穗揚花。扒開稻苗,幾只甲魚正安靜地藏在水里,躲避烈日。“等傍晚稍微涼快些,它們就會爬出來。”公司財務總監邵志成介紹。
甲魚向來喜歡棲息于水質清潔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為何要把它們轉移到稻田里?邵志成介紹,這是一種新型高效生態種養模式——鱉稻共生,類似于“竹林養雞”“稻田養魚”。水稻能為甲魚遮陰避暑,甲魚則為稻田疏松土壤、捕捉害蟲。同時,甲魚的排泄物也是水稻的有機肥料。技術人員還在稻田里散養了泥鰍、黃鱔、小魚、小蝦,作為甲魚的天然綠色食品,通過生態養殖手段,提高甲魚品質。試驗示范發現,采用鱉稻共生模式,種稻基本無需施肥打藥,而且有助于改良鱉池底質和水質,減少鱉病發生,每畝產糧500公斤以上、效益萬元左右。
宏旺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中華龜鱉優質種苗繁育技術研究開發及推廣應用的高科技農業龍頭企業,也是一家龜鱉健康生態養殖技術研發與示范的國家級專業合作社,年可繁殖優質中華龜鱉種苗1000萬只、中華草龜苗280萬只,養殖商品龜鱉300噸,產銷量位居中南之首。8月初,公司申報的國家級水產原種場接受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現場考評驗收,并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