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祎 通訊員 連鴻闖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一環。
眼下,湖北各金融機構正結合自身經營特點,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善新貸”“科創e貸”“光谷瞪羚擔”“創新積分貸”等近30款科技貸款產品,千方百計幫助科創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企業專利變貸款紅利
8月初,枝江市華鑫光電無塵生產車間內,機械裝置運轉不停,工人們緊張忙碌,一顆顆精密的光學鏡頭被仔細檢驗后包裝發貨。
公開資料顯示,華鑫光電是一家主要生產手機光學鏡頭和車載、醫療類光學鏡頭,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科技企業。
企業的展廳內,掛滿了榮譽: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等證書熠熠生輝。截至目前,該公司擁有的發明專利過百項,實用新型專利超30項。
就是這樣一家有著光輝歷史的企業,最近卻因為資金犯了難。華鑫光電財務負責人劉成勇表示,隨著科研成本增加、設備升級以及市場擴張,今年企業資金壓力逐漸顯現。
“缺錢,但是沒有合適的抵押物。怎么辦?”這些問題縈繞在企業負責人的心頭。
了解到華鑫光電的資金需求后,農業銀行枝江支行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貸的方式,經第三方機構為企業專利估價,為企業及時辦理了1000萬元貸款,有效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這,只是湖北知識產權質押貸發展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湖北省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累計余額83.7億元,同比增長46.17%,惠及科創企業達859家。
不看抵押看“金字招牌”
知識產權可以為企業贏得貸款,企業獲得的“榮譽”同樣可以。
這不,湖北凱美鋁業有限公司近期剛剛憑借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輕松從建行荊州分行獲得1000萬元貸款。
8月,凱美鋁業廠區內,卡車穿行,生產好的工業鋁材正在向外運輸。據介紹,該企業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新型專利達17項,2023年科研投資為509萬元。
今年上半年,建行荊州分行在走訪中得知,該公司存在流動資金需求,但因廠房已抵押給他行,融資困難,經客戶經理深入調查,為其介紹了建行“善新貸”產品。
“善新貸”是建行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合作推出的一款戰略合作型信貸產品。企業只要獲得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認證,最高可申請信用貸款1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為3年。
因為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這塊“金字招牌”,經過評分,該企業很快就獲得了1000萬元“善新貸”。
“這個貸款對我們這種擔保不足、前期投入大的科技型企業太好了,解決了我們的資金問題。” 該公司負責人賀先生說。
截至2024年6月底,建行荊州分行“善新貸”貸款余額2.3億元,較年初新增1.6億元,增幅2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