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司機嚴建林給垃圾清運車輛“洗澡”
給環衛車輛“噴香水”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盧成漢 通訊員 朱仙紅 趙瑩瑩 謝卓維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盧成漢
曾經露宿野外,環境與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湖北廣美城市運維管理有限公司百余輛環衛車輛,終于在武漢三環線烽火路高架橋下安家。8月14日,極目新聞記者現場看到,剛作業返回的環衛車輛,正在歡快地“洗澡”。間隔10分鐘,還噴一次“香水”,讓環衛車輛不散發異味。廣美城市運維公司副總經理舒美告訴記者,環衛車輛安家高架橋下,得益于洪山區城管、園林、環保和消防部門的全力支持,便于企業將城市環境打掃得更加干凈整潔。
垃圾收運車每天“洗澡噴香水”
8月14日,一輛垃圾清運車完成清運任務,駛進武漢三環線烽火路高架橋下的環衛車輛停保場水槽處。司機嚴建林拿起高壓水槍,對著車輛進行全身的“洗澡”。
“清運完垃圾后,車輛難免會有一些異味。”嚴建林說,每次回到停保場,都要給車輛“洗個澡”,保持車身潔凈,這是環衛精細化的要求,一點都不能馬虎。
十幾分鐘后,車輛洗得干干凈凈,嚴建林將車停放到車輛專有停車位上。不一會兒,靠近車輛尾部的噴頭,開始噴出水霧,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香味。
極目新聞記者環顧停保場四周,只見圍欄上安裝有噴霧設備。舒美說,場內的噴霧除臭和消殺的噴頭,每隔10分鐘噴一次,還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為二三分鐘噴一次。
“這是給環衛車噴香水呢,雖然車輛洗了澡,但裝載過垃圾的壓縮箱體,還會散發異味,所以要噴灑植物除臭劑來除異味。”舒暢說,垃圾收運車輛會進小區收運垃圾,對車輛進行除臭處置,是盡量不讓居民聞到異味。
嚴建林也坦承,在垃圾收運的過程中會散發異味,這是一個共同存在的難題。廣美城市運維公司副總經理舒美說,公司將對此進行攻關,解決這一難題。
百余輛環衛車橋下安家
“這個停保場,位置特別好,距離居民小區遠,不會擾民,而且交通方便,可以覆蓋洪山白沙洲片區、三環線和白沙洲高架橋機掃環衛需求,城管、園林、環保和消防等部門真是給我們解決了大難題。”舒美告訴記者,之前廣美城市運維公司的百余輛環衛車,沒有固定停保場,一直以臨時租用場地為主。
該公司前期租用場地位于洪山區板橋村一處廢棄攪拌站,處于鐵路夾角地帶,進出口較為狹窄,路面坑洼不平,由于沒有排水設施,一遇到下雨天,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積水,環衛車進出不便,“經常因此而感到頭疼。”
“環衛車輛雖然進行了清洗,但效果不佳。”舒美說,當時也沒有“噴香水”的條件,車身或多或少會散發一些異味,大家為此感到煩惱。就在此時,武漢市城管執法委提出,發掘“可用”空間、激活“灰色”空間、打造“特色”空間,喚醒橋下“犄角旮旯”,治理惠企便民的“金角銀邊”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思路。洪山城管設身處地為環衛企業排憂解難,該局相關負責人多次到現場調研考察,會同洪山區園林、環保、消防等部門,對轄區各點位進行考察,最終選定在三環線烽火路至烽勝路段的橋下空間,動建環衛車輛停保場。
很快,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停保場建成,可同時停放環衛車輛172輛。
洪山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實用和便民為宗旨,因地制宜,一橋一策,讓橋下空間“亮起來”“活起來”“用起來”。
橋下停車確保安全和環保
環衛車輛日夜出動,保證了城市道路的潔凈。進出橋下停保場,安全與環保也要做到位。
極目新聞記者現場看到,橋墩上除了貼有5厘米左右厚的防撞棉外,還設了一道防護鐵網和防撞欄桿,高架橋墩猶如穿上了鐵布衫,罩上了金鐘罩。不僅如此,進場的環衛車,車速限制在5公里/小時,以防撞上橋墩。
不僅如此,停保場內還設置了減速帶、監控、門禁等安保設施。停保場運營至今,場內零事故,環衛車與橋墩零接觸。
明確的區域劃分,完善的設施設備,為停保場內橋梁、消防、車輛等的安全提供著保障。該停保場內主要有環衛車輛停放區、工作人員車輛停放區、電瓶車停放區、工具物資存放區以及車輛沖洗區等多種功能區位。同時,還設有辦公區和內部籃球場,兼顧工作與休閑。
記者在現場看到,環衛作業車輛按照車牌標記車位號,作業車輛“對號入座”,停放有序。
舒美說,環衛車輛“洗澡”排放的污水,不能隨意排放。在環保、水務等部門的指導下,該停保場車輛清洗區為斜坡設計,當環衛司機清洗車輛后,廢水經斜坡流入排水溝,然后進入三級沉淀池,逐級沉淀,待水質合格以后,再按相關規定要求,排入市政污水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