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諾依在平衡木上練習。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時龔 通訊員 匡一鳴
三面劈叉、倒立、壓腿……經過半小時的拉伸,8歲的昌諾依上了平衡木,反復練習著單足立轉、站立支撐、跳步、轉體等動作。
7月16日下午,仙桃李小雙體操學校訓練房內,完成了女隊上午3小時的訓練后,昌諾依又和男隊一起開始下午3個小時的訓練。體操夏令營時間寶貴,她不怕辛苦,就想多學點東西。指著墻上昌雅妮的照片,小丫頭說:“我也希望像昌雅妮姐姐一樣為國爭光!”
一座城
體操榮耀賡續傳承
昌諾依的教練楊飄和跳水奧運冠軍昌雅妮都師從于劉芬,從李小雙體操學校走向競技體育大舞臺。
李小雙體操學校大名鼎鼎,從原沔陽縣業余體校至仙桃市業余體校,再到分離出仙桃市幼兒體操學校,最終更名為李小雙體操學校。這里培養出大批體操苗子,輸送的李大雙、李小雙、楊威、鄭李輝、昌雅妮、鄭九源等近90位優秀運動員,在奧運會和國內外大賽上斬獲無數榮譽。
代代傳承的體操基因,讓仙桃的全民健身運動以李小雙體操學校為圓心,向外拓展形成了籃球、游泳、柔力球、廣場舞、太極拳等“體操+”群體項目巨大外環……
“仙桃人對體操、對體育的熱愛,是帶著強烈榮譽感的。我們以擦亮‘中國體操之鄉’名片為抓手,以‘共同締造’為理念,深入實施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積極推動全民健身運動深入發展?!毕商沂畜w育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郭勇說。
萬分力
“體操+”繪就新畫卷
或三步上籃,或“泳”往直前,或多姿廣場舞,或沉穩柔力球……入伏夏夜,仙桃漢江奧運公園呈現出全民健身各有所樂的熱鬧景象。
該公園今年5月開放,集漢江度汛、生態修復、休閑觀光、運動健身功能為一體,是市民健身網紅打卡地。目前,仙桃已形成以城北全民健身中心為核心區域,東有6號運動公園,南有仙桃市體育館,西有李小雙運動城,北有仙桃漢江奧運公園的“4+1”全域運動健身網絡。
正在全省深入推進的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給仙桃的全民健身運動帶來了更科學規范和引領性的改變。目前該市單項體育協會組織發展到24個,各類體育俱樂部16個,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000多人次,社會體育指導員總量達到5000多人,占人口總數的3‰。
場地來到群眾“家門口”,組織深入到群眾中間,通過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和活動,營造體育運動及健身氛圍,仙桃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類豐富,涵蓋人群廣泛。從少兒體操夏令營、仙桃市青少年U系列聯賽、首屆仙桃馬拉松賽、連續兩屆中國龍舟公開賽,到全市全民健身運動會、全國健身大賽柔力球比賽(華中賽區仙桃站),每一項賽事都有眾多擁躉。全市每年舉辦百人以上的基層群體賽事活動數量呈成倍增長趨勢,推進了全民健身活動常態化、生活化。
隨著由體操出身轉項跳水的昌雅妮登頂巴黎奧運會,仙桃“中國體操之鄉”的城市名片,正綻放出新的光芒,以“體操+”為筆,這座活力之城正在繪就全民健身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