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光正、通訊員熊唯)8月起,民政部發布的5項養老行業最新標準開始實施,其中《養老機構服務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基本規范》由我省牽頭編制。
《養老機構服務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起草單位包括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華中農業大學、黃岡市社會福利中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健康老齡研究院等13家單位。
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部分養老機構,特別是一些農村敬老院、民辦養老機構設施基礎仍然薄弱,從業人員特別是部分養老護理員安全意識和素養水平仍然不高。《養老機構服務安全風險評估指南》不僅詳細闡述了風險評估全流程操作步驟,還針對工作機制的建立、風險識別的范圍與方法、風險事故的分析技術以及風險應對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建議,幫助養老機構研究制定風險識別、分析、評價、預防等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事件產生的后果影響。通過這些措施,養老機構能夠更加科學、系統地管理風險,保障服務的安全性和持續性。
《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基本規范》起草單位包括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宜昌市社會福利院、湖北省民政廳、武漢晚晴楓養老助殘服務中心等10家單位。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處于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時期,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刻不容緩。《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基本規范》的發布,對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的軟硬件環境、服務內容及要求、服務流程進行明確規范,以標準化為切入點和發力點,持續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為養老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
武漢晚晴楓養老助殘服務中心2016年就開始推行適老化評估與改造項目,至今一直積極推動困難老年人的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參與編制多個省級標準,推動行業標準體系更加完善、細化。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武漢、襄陽、宜昌、咸寧等地參與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完成改造1.2萬多戶,并在20多個養老服務運營站點向老年人宣傳適老化改造的政策、產品及用法,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