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芳婷 通訊員 武組
68歲的老黨員業主王德發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帶頭發動黨員群眾建立“小區治理合伙人”模式,讓小區黨組織成為小區治理的“主心骨”;20余年老舊小區創新治理“月月談”,協商解決了電梯加裝、舊改拆違等難點問題,打造居民自治共治的熟人社區。
小區是城市社區的基本單元,是做好城市群眾工作的“最后一米”。今年,武漢市進一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小區黨組織實質化運行,確保小區有組織、治理有隊伍、服務有載體、運轉有機制、工作有保障,把居民小區建設成為組織健全、治理精細、管理有序、服務便捷、鄰里友善的幸福家園,持續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路徑。
建強黨組織“主心骨”——
黨員帶頭凝聚“小區治理合伙人”
走進漢陽區江欣苑社區鸚鵡名邸小區,綠樹成蔭,移步皆景。不少居民在新建的鄰里中心比拼乒乓,歡笑聲不絕于耳。
“兩年前我入住時,小區廣場還是泥土地,一下雨沖得路面都是泥?,F在,泥土地成了花園,還建了活動室,小區環境大變樣,這都要感謝黨組織?!毙^居民王大爺說。
2022年初,鸚鵡名邸還建小區交房入住,綠化差、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等各種矛盾較多。
“小區治理需要‘主心骨’,第一步要讓黨員先站出來?!苯涝飞鐓^黨委書記胡明榮說,以小區遍訪行動為抓手,社區“找到”82名黨員,并成立小區黨支部,推舉68歲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業主王德發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了解走訪群眾需求。
在不斷向居民征集建議后,鸚鵡名邸探索“小區治理合伙人”模式,以黨支部為“主心骨”,凝聚業委會、物業、街道社區、轄區單位、志愿者團隊等,形成“合伙骨架”。
黨員帶頭下,小區黨支部發起“一元眾籌”行動,改善小區內的生活環境。居民、共建單位、物業公司踴躍參與,架空層改造為全齡友好“鄰里中心”,“家文化”凝心聚力亭、庭院花園、停車棚等新設施相繼落地。
“‘小區治理合伙人’形成以來,黨建引領各合伙人主體承擔責任、貢獻資源,解決了社區以前處理不了、處理不好的難題。”王德發說。
目前,武漢市加強小區黨組織建設,健全“社區黨委(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推動小區黨組織實質化運行。
“小區黨支部書記由以前社區兩委成員兼任,調整為居住在小區內的居民黨員擔任,以前的黨員樓棟長調整為樓棟黨小組組長。”胡明榮說,“用好扎根小區的‘本地人’,響應更及時、服務更高效,讓居民群眾時刻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p>
創新居民自治載體——
小區治理“月月談”化解家門口煩心事
“大家對電梯管理有什么建議,可以暢所欲言?!?月底,西橋社區開展新一期小區治理“月月談”,50多位居民代表聚在一起,討論電梯長效管理問題。
西橋社區位于武漢市老城區,老舊小區多、無物業管理小區多,且商居混雜,各類矛盾層出不窮。2020年,社區黨委抓住老舊小區改造契機,創新推出小區治理“月月談”,針對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動員大家同參與、共討論,協商解難題。
“我們采取‘輪流坐莊’的形式,定期召開‘月月談’,輪到的小區由下沉黨員擔任主持人,小區黨員、群眾代表等充分參與,通過報數隨機確定參會人員桌號,打破‘熟人圈子’,確保暢所欲言。同時,邀請職能部門到現場當‘參謀’,幫助解讀政策法規?!蔽鳂蛏鐓^黨委書記董受芝介紹。
“月月談”議事平臺讓群眾的“金點子”化作為民辦實事的“金鑰匙”。無線電小區是20多年的老舊小區,老式筒子樓上下樓成為困擾老年居民的“老大難”問題。
“高層居民都想加裝電梯,但少數居民意見不統一,電梯加裝一直得不到解決?!睙o線電小區黨支部書記張素珍說?!霸略抡劇弊h事會走進小區后,帶來其他小區電梯加裝的成功案例,小區黨支部趁熱打鐵,讓居民坐下來當面一對一解決難點:經濟困難的可以分10年付清賬單;怕影響采光的,請施工方共同出設計方案?!叭ツ?,兩部電梯成功啟用,居民全程零投訴?!?/p>
目前,西橋社區已成功舉辦小區治理“月月談”近20期,針對性解決各小區改造拆違、加裝電梯、物業收費難等50多個急難愁盼問題,讓矛盾化解在家門口。
注重長效建機制——
“三方聯動”實現居民微改造“心愿單”
“有了‘三方聯動’協商改造的示范,其他鄰居們自發推進改造漏水的外墻?!苯?,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街道玫瑰灣社區玫瑰灣小區18棟,開始進行外墻修復工程。
因建成時間較久,玫瑰灣小區樓棟外立面普遍出現裂縫、漏水等問題?!熬用駚硗对V多次,但維修資金大,一直拿不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泵倒鍨成鐓^黨委書記劉璽說。
為解決這個“頑疾”,64棟黨員居民劉師傅牽頭申請成立業委會,聯動社區、物業開展“三方聯動”聯席會。
“主要是解決資金難問題?!睒I委會代表走訪居民協商,最終在“三方”聯席會上確定改造方案:2層至10層每戶出資1.5萬元,11層住戶出資3萬元。
有了資金,施工順利啟動。施工期間,居民推選監管代表,同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代表一起定期對施工方的工程質量進行巡查監管。
歷時兩個月,小區首棟65棟樓防水與外立面翻新完成?!皹菞澛┧蘅樖顷P乎居民生活舒適的大事,社區搭建‘三方聯動’平臺,讓居民參與監督全過程,激發小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F在小區已解決了200多戶房屋漏水問題,其他樓棟居民也紛紛來取經?!眲t說。
近年來,針對部分居民對小區的情感歸屬不深,小區整合資源的能力較為有限等問題,武漢市深化小區“三方聯動”機制,因地制宜探索群眾組織發動方式。
江岸區綠城黃浦灣小區建立“幸福里”三方聯席會機制,每月小區里長與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共同開展議事協商,推動小區環境提升、外來人員管控、寵物管理等55個業主關注的重點問題解決。
“通過多方協商聯席會,整合小區業主、物業等資源,支持小區微更新、微改造,滿足居民的多元化訴求。”福建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秦晨說,今年來,綠城黃浦灣小區在居民眾籌下新建了公共閱讀空間、乒乓球活動室等新設施,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