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盼
通訊員 周強 張帆 忠紅
8月13日,極目新聞記者獲悉,赤壁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著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全面加強政策支撐,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通過簡政、減稅、貼心服務、搭建平臺、強化數字賦能……為企業成長、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咸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來赤壁市調研項目建設
用心用情用力優化營商環境
武漢中財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先生感慨地說,赤壁市政府以真心真情的態度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與企業互動交流,實現企業追求與政府支持的同頻共振。
據了解,武漢中財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在建的“中財產業園”是租用某公司土地,因該公司宣告破產,導致武漢中財公司在赤壁市投資建設的“產業園區”項目面臨流產。為迅速解決企業的難點堵點,赤壁市政府立即召開協調會,針對該公司反映的項目資金保障以及目前所面臨的困難情況,立即拿出有效解決的方案、措施及時限,赤壁市人民法院積極亮劍,依法依規對違規操作的單位進行問責處理,努力讓該企業重獲新生。
赤壁市領導陳水波談到,華潤電力投資500億元的華潤項目從正式簽約到落地建設只用了40天,讓企業家們真切感受到赤壁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專班、一套方案、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六個一”跟蹤服務機制,保障了項目順利實施。
近年來,赤壁市制定印發《赤壁市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責任清單》《赤壁市弘揚“店小二”精神、嚴格執行“十必須十不準”工作方案》《以就業為抓手全力推進城鎮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等文件,一項項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釋放企業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改革舉措,在赤壁陸續推出。
開展入職無憂專項行動
赤壁市人社局實施“遇見赤壁入職無憂”專項行動,采取“4+3+10”工作舉措,建立系列招聘、零工驛站、就業超市和“遇見赤壁,入職無憂”智慧就業信息四大服務平臺,打造“直接入職、培訓入職、考察入職”三類就業場景。為其提供住房、教育、醫療等十大“就業+”服務保障。為在赤就業人員提供租賃房、共享產權房、出售房、人才房等多種房型,創新性為有租房需求的就業人員提供50%的租金優惠,為有購房需求的人員提供2萬元/戶的購房補貼。打造15分鐘生活圈,健全便民的商業服務、完備的市政配套服務體系。
健全覆蓋創業的政策幫扶鏈
赤壁市人社局實施創業擔保貸款新政策,推動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助推企業創新發展。針對符合條件相關規定的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人員在赤創業的給予5000元/人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同時,對于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個體經營創業擔保貸款或不超過500萬元的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截至6月底,全市共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6682萬元,發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32335萬元,全市新增返鄉創業464人,創業帶動就業3563人。
建設定制培訓產業體系,開展全生命周期就業創業培訓。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校企貫通、多方參與的技能培訓方案,著力提升人崗匹配度。打造“遇見赤壁入職無憂”就業工作品牌,舉辦各類主題創業大賽活動,積極營造創業氛圍。今年上半年,全市11家培訓機構圍繞城鄉勞動力開設養老護理員、計算機操作員等10個專業的培訓班65期,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133人次。
依托“有呼壁應”小程序,植入“我要用工”“我要就業”“我要創業”“我要培訓”“我要去赤壁”等五大功能板塊,實現供需信息全面、高效、智能收集。積極落實“互聯網+調解仲裁”開展“云仲裁”線上開庭審理勞動爭議,創新“人社+工會”裁調機制,優化勞動爭議裁調模式,提升糾紛解決質效。裁調機制實行兩年來,全市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477起,調解成功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