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張蕾、李玲玲)鮮嫩茶葉采摘、鮮葉攤放、蒸汽殺青、搧干水汽、炒頭毛火、揉捻、鏟二毛火、整形上光、焙火提香、精心揀選……近日,在茶農和制茶師傅的悉心指導下,武漢輕工大學硒科學與工程現代產業學院“心心向農”社會實踐團隊隊員們體驗了恩施雨露制作全過程。
恩施玉露是我國現存唯一的蒸青針形綠茶,其制作技藝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制茶師傅講解,隊員們逐漸意識到,看似簡單的技藝其實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才能達到。以揉捻為例,若要領掌握不到位,茶葉就會在手中散開,無法成形。
在活動現場,恩施玉露傳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湖北荊楚工匠蔣子祥講述了學習制作技藝的過程和經歷,讓實踐團隊成員感受到恩施玉露制作技藝傳承與創新道路的不易,“用10年時間苦練內功,只為做出一杯真正的好茶讓我特別感動?!?/p>
此外,實踐隊員們還深入了解富有機硒蒸青茶的加工方法、便攜式智能型玉露焙爐灶和蒸青灶等創新成果,考察茶樹良種化、茶園生態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并通過科普志愿服務、講座、茶文化體驗等活動,宣傳“恩施硒茶”和非遺文化。
“當茶香撲鼻而來時,我更堅定了守護傳承非遺茶文化的決心?!睂嵺`隊員馮子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