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唐天琪 通訊員李帥)“自然為紙,美育筑夢。”近期,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筑夢”志愿服務隊的兩支隊伍,分別赴武漢市烏龍泉街道和浙江省安吉縣夏陽村,開展“自然課堂”美育課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筑夢”志愿服務隊湖北分隊合影。學校供圖
“筑夢”志愿服務隊浙江分隊合影。學校供圖
7月中旬以來,湖北分隊的志愿者們來到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街道土地堂社區,將“自然課堂”志愿服務項目與社區“暑假學堂”愛心托管班深度融合,以美育點亮學堂,引領孩子們在自然探索中感受美、創造美。社區黨總支書記董剛贊許道,“‘自然課堂’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還為72名兒童及其家庭有效緩解了暑期‘看護難’的現實問題。”
從自然畫框定格夏日美好,到樹葉面具綻放童真創意;從種子卡種植課體驗生命成長的奇妙旅程,到共繪愛心樹牌培養責任感的生動實踐......志愿者們以自然為廣袤畫布,以藝術為靈動筆觸,為社區兒童繪制出一幅幅有關探索、感受與表達的絢麗畫卷。在這片由知識與歡樂交織的天地中,孩子們學會了以敏銳的目光捕捉自然的韻律,以靈動的創造力展現自我、綻放個性。
“我不僅學會了怎么畫樹葉、怎么聽鳥叫,還學會了怎么愛護我們的大自然。”“我每天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它的美麗和神奇。”結課展上,孩子們興奮地穿梭于琳瑯滿目的作品間,向家長分享創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鏡頭下,孩子們的笑臉與畫作交相輝映,定格了這份珍貴的親子時光,也見證了“自然課堂”為孩子們構筑的關于探索與創造的夏日篇章。
“筑夢”志愿服務隊湖北分隊“自然課堂”結課展。學校供圖
與此同時,在浙江分隊的結課展上,參與“自然課堂”的小朋友及家長們也反響熱烈,紛紛表示,“志愿者們不僅讓孩子親近了自然,更讓他們的心靈得到了美的滋養,美育之光溫暖了童心,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
“筑夢”志愿服務隊浙江分隊“自然課堂”課程。學校供圖
兩周的時間里,志愿者們為孩子們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自然課堂”美育課程,通過植物拓印的奇妙探索、手工竹編的匠心傳承以及戶外寫生的靈感捕捉等方式,引導孩子們用眼睛、鼻子、耳朵和手去感受真實的大自然,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一幅幅色彩斑斕、童趣盎然的作品展示了“自然課堂”的美育成果,映照出孩子們對自然的感悟與想象。
結課展覽當天,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董事長程凡、董事魏彬、副校長徐擁華、黨委宣傳部部長鄒榮、產學研中心主任涂清、環境設計學院黨總支部書記謝曦臨等親臨現場,與孩子們共賞自然之美,勉勵隊員們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在實踐中收獲成長。
“‘自然課堂’是依托學院省級本禹志愿服務隊——‘筑夢’志愿服務隊打造的兒童美育品牌,創立至今已服務青少年兒童近1000人次。”據謝曦臨介紹,本次活動是學院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發揮專業優勢,創新志愿服務模式的一次重要實踐。未來,校地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建立長效的鄉村美育與文創開發機制,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文化遺產,共同開發文創產品,為地方文化賦予新的活力,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