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通訊員 黃珊珊
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8月4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房超參加完一項重要的戰略研究會議后,下午又趕到光谷實驗室。作為華科大管理學院與光電學院雙聘教授,及光谷實驗室戰略研究部負責人,他的雙休日也是忙碌的?!啊稕Q定》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我特別贊成‘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p>
“黨中央提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顯示了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加快建設急需學科專業,是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狈砍L期致力于科技創新戰略研究,現任教育部一體化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圖為光谷實驗室外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他解釋說,當科技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才培養如果還停留在過去的培養方式與傳統思維上,顯然不夠?!俺2季旨毙鑼W科專業”是對一些關鍵重要的人才培養所做的改革,不僅是對傳統學科設置的一次大膽創新,更是對國家發展戰略、產業升級趨勢以及社會需求的積極響應?!八鼜娬{的是重要性,而非普遍性,在人財物上重點傾斜,不是對所有學科平均用力。”房超認為。
他說:“超常布局不是從天而降的,實際上要經歷很長時間的鋪墊工作,包括前期實踐經驗的總結、專家系統論證等,往往需要5年甚至7年做好體系理清后,再開始相應布局。通過加強急需學科專業的建設,才能更好培養出未來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結合其在國家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究機構的工作經驗,房超表示,超常布局改革不是簡單的低效能重組與重復,要做好做實,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01
做精
把握好超常布局的學科,并非全面鋪開;
02
做細
布局考慮的不僅是整個學科體系,還要對相應的專業設置進行細化處理;
03
做強
超常布局國家急需學科,就要建設得比較強,一定要能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和發言權。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房超相信:“在‘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這一決策的指引下,我國的高等教育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也將繼續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
詳見8月10日湖北日報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