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盼
通訊員 胡新華 但唐靜
4月28日,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正在值班的徐秀麗抓起了聽筒。電話那頭,傳來了某社區工作人員的聲音,該社區的陳明(化名)因與家長爭吵,不肯去學校,邀請派人來做思想工作。放下電話后,徐秀麗立刻做好登記和安排,這是赤壁市校外未成年心理健康輔導站日常的工作之一。每次接到社區工作人員的電話,工作人員都要根據團隊成員的實際情況,立馬安排,預約時間,提前候場,靜心等待約見的每一位未成年人。
陳明不愿意接受面訪,家長的情緒也格外焦慮。“要想做通孩子的工作,先要解放家長的思想。”赤壁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站長田素卿說,她先耐心地給家長講解,幫助家長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征。隨后在和陳明的接觸中,根據其情緒的變化,她有針對性地樹立孩子的認知行為,幫助孩子減少負面情緒,最終開心地離開心理健康輔導站,快樂地走向學校。
“學生現階段還是以完成學業為主,能幫助到一位未成年學生回歸校園,都是有意義的、值得的。”作為心理健康輔導站的站長,田素卿老師常對團隊成員說,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生活的快節奏、留守兒童的增多、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都有可能導致未成年人出現心理問題。大家有這方面的專業能力,讓孩子們回歸溫暖家庭是十分有意義的一件事。
關愛,總在無聲無息間。為讓未成年人能健康成長,田素卿率領團隊針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普遍問題,已經開展了26場講座。4月下旬,團隊成員應邀走進新領地小區、豐業盛世小區、砂子嶺社區進行集中輔導,并應社區工作人員要求深入家庭,對輟學、休學在家的未成年人開展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