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艾德雄 張瑋
“喜歡干菜的朋友,請把下面的小黃車點開,里面有很多干菜都是從農戶家里收上來的……”
4月19日20時30分,宋江偉和他的團隊像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抖音直播間,向網友推介保康的山貨。臘肉、香腸、野竹筍、干辣椒等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土特產品整齊擺放在展臺前,讓人垂涎欲滴。
“這都是我們從鄉下收的干菜、土雞蛋,還有手工制作的香腸,打包后將發往上海、北京、廣州。”在包裝車間,宋江偉向客人展示著他從鄉親們手中收到的山貨。
39歲的宋江偉,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外闖蕩。近年來,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他決定回家鄉創業。“直覺告訴我,直播帶貨、線上銷售是未來發展的風口。2021年回鄉后就養殖黑毛跑豬,用視頻記錄生豬的生長過程,通過直播帶貨銷售土豬肉。”
后來,宋江偉發現保康的山貨品質非常純正,由于銷售渠道不暢,大量特色農產品滯銷。“我經常刷到‘妯娌倆’抖音。她們的短視頻拍得非常好,我找到她們看能不能一起來拍保康的農產品,通過交流達成共識。”宋江偉回憶說。
三人一拍即合,2022年8月,他們注冊“荊楚甄選”抖音號,成立“妯娌倆”文化公司,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幫助鄉親們銷售農產品。
“我擅長拍攝、后期剪輯,我就負責視頻這一塊。我弟媳婦陳錫蓮出鏡比較自然、活潑、生動,她就負責直播以及質量把控這一塊,一起合作很默契、很愉快。”合伙人崔潔說。
一部手機,一輛面包車,穿梭于山間小道,挨家挨戶收購農家土特產。宋江偉和他的團隊用視頻記錄下所見所聞,“荊楚甄選”抖音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以前山貨都是自己吃,很多吃不完就壞掉了,只好扔掉。”家住保康縣馬良鎮八斗坪一組的崔清舉說,“去年賣了300多斤茄子皮兒,6000多塊錢,今年我還要多曬點兒,等他們來收。”
由于很多農戶第一次出售干菜,制作的干菜老嫩、厚薄、大小千差萬別,質量參差不一,他們收上來很多都“窩在手里”。
“剛創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產品質量是第一道關口,我們選優質產品給顧客發貨。”每次收貨,宋江偉還裝幾包樣品,細細給農戶講解制作技巧。
截至目前,他們已走遍百余個鄉村,收購大量農產品,幫助鄉親們銷售200多萬元土特產。“我們計劃通過一年的時間,把每一個村走一遍,每天去一個村,去宣傳村風村貌、鄉土人情,宣傳各個村的農產品。”宋江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