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鄒浩
通訊員 沈考
6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教育考試院獲悉,2023年高考將于6月7日、8日、9日舉行。今年,湖北省高考報名總人數為50.1萬人。全省在17個市(州)設96個考區、355個考點(學校)、17313個考場(含備用考場)。
據了解,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高考前夕,湖北省教育系統、教育考試戰線積極開展“2023年高考護航行動”,嚴防手機作弊,嚴格執行“不得將手機帶入考點”的規定,讓手機“帶不進”“藏不住”“用不了”“傳不出”,用心用情做好考生服務,齊抓共管護航高考,全力以赴實現“平安高考”目標。
嚴肅考風護公平
考風考紀是考試公平的重要保障。為嚴肅考風考紀,維護考試公平,各級教育部門綜合施策,強化多部門協作,筑牢“五位一體”的立體防線,實現“智能安檢門全配備,5G信號屏蔽全覆蓋,手機不得帶入考點全落實,工作人員培訓全覆蓋、考核全達標”,積極推行考試期間降低考點內手機信號頻率和限制手機網絡自動優化等措施,嚴把“四關”,確保手機“帶不進”“藏不住”“用不了”“傳不出”。
一是嚴把“培訓關”。層層開展高考考務培訓,近5萬名考務工作人員參加國家教育考試數字化網上培訓、考核,3萬余名監考教師通過省教育考試院監考員業務知識網上考核,實現了考務工作人員培訓全覆蓋、考核全達標;加強考生考風考紀教育,全體考生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和《不攜帶手機等通訊工具進入考點承諾書》。
二是嚴把“入場關”。嚴格執行“手機不得帶入考點”規定,嚴格防范手機作弊,首次為全省各考點配備“智能安檢門”,實行三次安檢。今年,我省普通高考實行“入場安全檢查”,共有三個環節:一是在考點入口處通過人臉識別等身份核驗系統,確認考生身份。二是在考點入口處配備智能安檢門,檢查考生是否攜帶各種無線通訊工具(如手機及其他無線接收、傳送設備等)、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備、手表、涂改液、修正帶、不透明的文具盒(袋、套)等禁帶物品。三是在考場門口,監考員在視頻監控下利用金屬探測儀對考生再次進行禁帶物品檢查。考試中途考生經允許離開考場后返回時,須再次安檢。考試過程中若發現手機,無論是否開機或使用,均按作弊論處。
三是嚴把“屏蔽關”。全省17313個考場(含備用考場)及走道、廁所等所有考生可能進入的區域均實行5G信號全屏蔽;各考區協調當地通信管理部門在高考期間對考點周邊的無線信號進行降頻處理,限制手機網絡自動優化,有效屏蔽無線電作弊信號。
四是嚴把“監考關”。全省所有高考考點均為標準化考點,用身份核驗、視頻監控、作弊防控等數字技術助力考試管理。強化監考教師的作用,加強選人、用人、培訓和相互監督制約,充分發揮監考教師的“人防”作用。嚴格落實考場、視頻雙監考和巡考制度,充分發揮視頻監考員的“技防”監督,杜絕考場作弊行為。落實視頻回放制度,對發現違紀作弊、考務管理等問題進行倒查追責。嚴格規范考場實施程序,防范考生延時答題。
三防結合保安全
為確保試卷絕對安全,全省教育考試機構堅持人防、技防和物防“三防”結合,加強試卷流轉與保管全過程、全鏈條監管,全天候無縫連接。在人防上,??所有考務工作人員培訓??全覆蓋、考核全達標。??關鍵崗位堅持政治和業務雙把關。試卷進入保密室后,公安、紀檢監察人員全程監督入柜,實行24小時值班,并全程監控錄像,錄像實行6小時回放。試卷領取、運送、保管除教育考試機構工作人員外,公安機關選派干警全程參與。考點監考員領取試卷后必須兩人在有視頻監控的專用通道直入考場,啟封試卷時須在考場視頻監控下向考生展示試卷袋包裝和防偽透明塑料膜完好。在物防上,所有試卷袋用易碎封條封口,試卷袋外套封防偽透明塑料膜,裝試卷的白布袋有特殊標志鉛封。考點啟封白布袋和監考員領取試卷時,省派巡視員要檢查封鉛和防偽透明塑料膜。在技防上,押卷車輛安裝軌跡跟蹤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定位裝置直接聯通省教育考試院。全省試卷保密室全部建成智能巡查系統,保密值班室監控系統、周界報警系統、視頻轉發與存儲系統、不間斷供電系統、智能門禁系統一應俱全。
齊抓共管同護航
全省教育系統、各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國家教育統一考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共同努力,把做好2023年高考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倒排工期、節點推進、狠抓落實。
省教育廳成立12個調研組,由廳級領導帶隊,對17個市州高考考前準備情況進行全覆蓋調研督導;印發《2023年高考組考防疫工作提示》,落實“乙類乙管”要求,分類設置考場,備足防疫物資,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員考前健康監測;省“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辦公室專門印發工作提示,明確提出八個不得,進一步規范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涉高考有關行為,維護考生及家長權益;6月1日專門召開全省高考考前調度會,對考前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調、再落實;6月2日召開省派巡視員動員培訓會議,375名省派巡視員將于考前全部抵達各考點開展巡考工作。省公安廳派出精干力量護航高考,深挖“助考”作弊器材源頭,清理“助考”有害信息,精準打擊“助考”犯罪行為,開通服務考生“綠色通道”。省委網信辦專題部署高考期間網上輿論引導管控和應急保障工作,啟動高考專項網上巡查。省經信廳制定高考無線電安全保障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統籌全省無線電監測力量,對全省高考考點進行監測保障。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在全省部署開展高考期間“綠色護考”行動,進一步加強高考期間噪聲污染防治,營造全社會文明護考氛圍。省衛健委指導各地堅持科學精準防疫,為每個高考考點配備一名醫生、一名護士、一名疾控專業人員。省通信管理局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高考期間不得擅自加大考點周邊防范區域內基站信號發射功率,積極配合手機作弊專項治理。省住建廳開展考點周邊綜合環境整治,在各考點外設置臨時“城管便民服務點”。省市場監管局開展涉考培訓機構和助考中介清理專項行動,在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開展執法檢查,確保高考期間食品安全。省應急廳召開全系統高考安全保障視頻調度會議,發布高考期間災害風險提示。省氣象局全程提供精確到各考區的天氣監測預報。省電力公司對高考指揮中心、考點和評卷場所進行保障。多部門聯合開展“2023高考護航”,部署并開展了“打擊銷售作弊器材”“凈化涉考網絡環境”“凈化考場周邊環境”和“打擊替考作弊”等多個專項行動,共同為全省高考學子營造平安、溫馨考試環境。
黃石、宜昌、荊州、隨州、仙桃等地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研究部署、檢查指導高考準備工作。武漢多部門開展“靜音護考”專項行動,高考期間對于違規產生噪聲的工地將處以10萬元頂格處罰;宜昌、鄂州等地開展涉高考酒店住宿及餐飲價格專項檢查、降噪護考專項行動、考點周邊環境綜合治理;隨州開展考點消防安全檢查;荊門開展考點網絡保障和通信管控應急演練活動。
溫馨服務暖人心
為營造平安、溫馨的考試環境,各有關部門加強考試周邊治安、出行、食宿、衛生等方面環境綜合治理和服務保障;
對新冠檢測陽性或有發熱癥狀的考生,由考點安排在備用考場考試。加強對特殊群體的照顧保障,對農村和偏遠地區考生加強兜底保障;對177名聽力、肢體殘障考生進行考試評估、提供合理考試便利,加強“一對一”跟蹤服務;強化家校協同,關心關愛考生,緩解考生焦慮情緒;按時間節點發布《致全省高考考生的一封信》等暖心高考系列文章,溫馨提示考生考試安排、答題規范、注意事項、考場規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為考生加油鼓勁、答疑解惑。
全省各地為考生提供暖心服務。黃石、荊州等地調整機關事業單位上班時間,緩解高考考生赴考交通壓力。武漢、黃石等地考生憑準考證可免費乘坐公交車。宜昌、鄂州等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心送考”服務。武漢市招辦還向全市7萬考生免費發放統一制作的高考透明文具袋。
6月4日起,全省教育考試戰線已進入24小時值班狀態,高考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
■集結號
高三家長請加群!
又到高考季,學子的人生關鍵時刻,也是家長們最操心的時刻。
高考,還有即將到來的填志愿、選學校,各種信息真真假假,各種選擇很難決定。
為此,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開設“加油高考”新聞專欄,并舉辦多場市民有約、直播探校、高招咨詢會、志愿填報報告會等系列公益服務活動。
快來加入“極目新聞2023高三家長群”(QQ群號:624905851),第一時間掌握權威信息,第一時間獲知活動預告,第一時間解開心中疑惑。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高招咨詢會6月10日舉行
考生和家長免費入場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考生和家長,6月10日、6月26日,極目新聞將舉行第19屆公益招生咨詢會。屆時,百余所高校招辦的老師,將面對面為考生、家長填報志愿答疑。極目新聞還將邀請教育咨詢專家、“中國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第一人”、湖北陽光教育研究院理事長張才生,舉辦公益志愿填報指導報告會,詳解志愿填報規則變化以及應對技巧。
楚天都市報已連續多年舉行公益高考招生咨詢會,歷來備受學生、家長、高校關注,近年來,每屆的參與人數均超過10萬人,今年為第19屆。
活動時間為:
6月10日8:30—16:00
地點為武昌首義學院武昌校區
(武漢市洪山區南李路22號
地鐵7號線湖工大站A出口即到)
6月26日8:30—16:00
地點為武漢學院
(武漢市黃家湖大道333號
地鐵8號線地鐵小鎮D出口即到)
咨詢電話:027-88567146、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