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醫護搶救老人 醫院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江泓穎 陳舒)老人散步時突然暈倒,呼吸心跳驟停,經120搶救后轉至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醫護持續搶救了4小時,終將老人從鬼門關拉回。醒來后老人連聲道謝:“如果不是醫護人員不放棄,我不會有機會重生。”
4月17日,66歲的朱爹爹(化姓)暈倒在路邊,路人發現后撥打120求助,急救人員很快抵達現場搶救。此時,老人呼吸、心跳驟停,急救人員一路進行心肺復蘇,將老人送至武漢市第三醫院搶救。
在急診監護室,急診醫生發現老人是十分兇險的室顫,于是立即電擊除顫,幫助恢復心律,同時請來重癥醫學科專家會診,為老人氣管插管。但在搶救過程中,老人反復室顫20余次,情況危急。期間,醫護人員持續電除顫聯合藥物、心肺復蘇搶救,整個過程持續了4個小時,終于將老人的心跳穩定下來,并將老人轉運至重癥醫學科繼續后續搶救。
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重癥醫學科董芳主任帶領團隊搶救時,通過超聲發現老人的各心室腔都有明顯增大,仔細詢問家屬才知,老人患擴張型心肌病多年。這意味著心肌收縮無力,容易出現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據家屬描述,爹爹長期口服藥物控制病情,一直較穩定,偶爾勞累受涼后有輕度喘息,沒想到這次會這么嚴重。
董芳主任介紹,因老人室顫反復發作4小時,這樣的異常情況下,心臟供血不足,大腦很容易繼發損傷,大家都擔心老人是否能順利蘇醒。在治療上,團隊在維持呼吸、血壓的基礎上,給予亞低溫進行腦保護治療。
經過5天搶救,爹爹的心跳逐漸恢復穩定,順利蘇醒,醫護人員為他拔除氣管插管。老人蘇醒后,經溝通,醫護人員未發現他有腦損傷,爹爹的記憶、識人能力接近往常水平。據爹爹回憶,事發當晚,他吃過晚飯后想在家附近散步,不料步伐越來越沉,有點喘不上氣,隨后暈倒失去意識。
董芳提醒,平時有心臟疾病患者,要注意監測血壓,避免勞累受涼,避免情緒激動,避免誘發心衰及惡性心臟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