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秦琴 覃紅梅
新時代的勞動競賽“比什么”“怎么比”,才能更好地調動和激發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五一勞動節前夕,武漢市東西湖區總工會舉辦“崗位建功爭當先鋒 奮力打造‘中國網谷’”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吹響以競賽促發展的沖鋒號。一時間,各園區企業、各重點工程、各服務窗口的勞動者們行動起來,大家比產量、求質量、賽銷售、競服務,讓機器轉起來、物流快起來、訂單多起來、信心強起來。
以競賽促建設
城市“新地標”沖擊“正負零”
4月21日,在東西湖區碼頭潭文化遺址公園的綠意掩映之中,臨空港創新中心建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該項目位于臨空港新城三店西路以南、凌云路以北,總投資30億元,總建筑面積20.48萬平方米。建成后,創新中心將與周邊體育中心、文化中心串聯響應,形成臨空港新城公共服務建筑群。
“去年11月動工以來,項目面臨著建設工期緊張、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斷面狹窄、工程質量及環保要求高等諸多挑戰。”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南公司臨空港創新中心項目經理楊志看介紹,為此,項目部劃分出報建線、設計線、建造線和招采線,在各條線之間開展競賽——每個條線都要按月分解目標,倒排工期,通過比拼確保工程進度。
這一措施成功激活職工生產積極性。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今年6月將沖擊“正負零”,完成地下作業施工后,進入主體工程施工建設。
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南公司工會主席楊曉永介紹,該公司堅持以勞動和技能競賽為重要抓手,助力企業各項指標大幅躍升,近3年合同額從190億元增至約289億元,營業收入從80億元增至約126億元,攬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8項。
以競賽保安全
中金武漢打造固若金湯安全網
4月24日,在東西湖區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中金數谷科技有限公司數據大樓里,一排排黑色機柜和服務器整齊排放。
作為華中地區少有的大規模、高等級數據中心,這里為包括東風汽車、數字認證、武漢智慧城市在內的眾多行業提供數據存儲及云計算服務。
“作為大數據時代重要的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安全至關重要,無論是物理空間上的實體安全,還是虛擬空間里的網絡安全,都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中金武漢相關負責人介紹,勞動競賽成為企業促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7年落戶東西湖至今,中金已連續3年舉辦勞動和技能競賽,其中既包括圍繞網絡安全開展的模擬攻防戰,也有著眼設施設備安全的電氣、暖通、弱電、消防等運維保障賽。
數據中心運維主管劉順喜是2022年中金武漢勞動競賽暖通組的第一名。他的日常工作內容之一就是對機房基礎設施進行每日巡檢,確保穩定運行。“無論室外溫度如何,機房都要保持恒溫恒濕,溫度應在25℃左右,濕度應在50%左右。如果濕度太低,容易產生靜電,濕度太高,又會加速設備老化。”
中金數谷科技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梁苗介紹,2022年,中金在東西湖區人社局的指導下成功獲得了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認定資質,開始嘗試將勞動競賽與職工技能認定相結合。在勞動競賽表現好的員工,往往在職業技能認定考試中表現同樣突出。像劉順喜就順利通過公司電工五級等級認定考試,成為0001號證書獲得者。
“職工參與勞動競賽獲得榮譽,參與等級認定又可申報補貼,而職工素質提升又有利于企業發展,一舉三得。”梁苗說。
以競賽優服務
工程審批“多證同發”成常態
“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深入,‘多證齊發’已成為建設工程項目審批的‘標配’,這也對我們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東西湖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將開展勞動競賽與優化營商環境相結合,以競賽優服務,提升審批人員的業務水平、知識儲備和服務能力。
建設工程項目審批科工作人員馮雨苒曾連續多次參與全區政務服務部門勞動競賽。面對“多證同發”的要求,馮雨苒等審批人員通過開展綜合會商、提前介入、技術服務等措施,聯動發力、集成審批、送證到企,實現了“多證同發”常態化,將開工前審批時限由9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
今年3月,網安基地共享中心二期項目依托“承諾可開工”制度,一次性領取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項目建設審批的證件,審批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企業對此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