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謝慧敏、通訊員彭宇)4月24日,湖北省汽車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在武漢經開區南太子湖創新谷正式揭牌,標志著中國車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建設提速。
當前,以武漢經開區為龍頭的“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獲評工信部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湖北省汽車工業的主戰場,中國車谷進入了“二次創業”的關鍵期,大力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實現汽車產業“增量轉型”。汽車產業是典型的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中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實現“彎道超車”,必須在汽車產業關鍵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用好自主知識產權。
據悉,湖北省汽車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將采取省市區聯動,政府引導,市場化運營,構建“五位一體”的汽車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通過集聚知識產權運營過程中的高端創新要素,重點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關鍵領域,全面提升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能力,全方位服務經開區汽車產業創新生態,努力建設成為“立足經開、服務湖北、輻射全國”的汽車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樞紐平臺。
該運營中心建設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大數據中臺、汽車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汽車產業項目孵化營、汽車知識產權運營池、概念驗證中心等項目,預計今年8月投入試運營,明年初進入全面運營,力爭經過兩年的發展,逐步打造為打通“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業聚集”全鏈條,具有國內影響力、賦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揭牌儀式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與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武漢經開區,簽署武漢市高價值專利培育基地三方共建協議,并向武漢先進院、嵐圖汽車兩家單位授予“市級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銘牌。
近年來,武漢經開區以打造“全國一流的知識產權高地”為目標,保護創新成果,助力優勢產業“快進”。武漢(汽車及零部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兩個國家級知識產權平臺先后落戶。2022年,全區發明專利授權量達2425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4.6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27.6件,遠高于國家級經開區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