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正芹)女子春游后突發暴發性心肌炎,并出現休克。危急關頭,“救命神器”ECMO顯威力。4月28日,筆者從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經及時搶救和治療,女子已轉危為安。
一次普通的春游,竟然差點成為人生的最后一次旅行。王女士事后回憶起來,只覺得后背發涼。
54歲的王女士來自谷城,3月底和閨蜜外出春游,盡興歸來以后,開始發熱,咳嗽,乏力,以為旅途勞頓以后感冒所致,休息幾天就好了,自己在家喝了幾天感冒藥。
誰知,5天過去,她的癥狀沒有絲毫緩解,開始出現呼吸困難、胸悶,這才覺得不對勁。
3月30日,她慌了神,趕緊到當地醫院就診。當地醫生見她口唇紫紺,呼吸費力,血壓低,頓覺問題嚴重,緊急遠程連線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黎曉蘭。
通過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相關癥狀及檢查,初步判斷患者為暴發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病情危急,需立刻轉運至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借助于ECMO進行搶救。
救治現場。 通訊員 供圖
巧的是,患者的表妹此前曾在抖音上看過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ECMO成功搶救小姑娘的報道,立刻信心滿滿地說:“相信一醫院的實力,立刻轉院。”
120急救車連夜奔襲幾十公里前往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ICU。ECMO小組早已集結就位,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周恒和程超副主任醫師準備就緒,ICU副主任徐正芹和葉柳主治醫生、侯青松住院醫師,早已等候在病房。王女士休克嚴重,神志已陷入昏迷,渾身濕冷,心跳瀕臨停止。搶救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插管、穿刺、組裝管道和機器、轉機,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轉機后不到半小時,王女士的心臟就進入“罷工狀態”,這讓所有人在歡欣鼓舞及時搶救的同時,也為后續問題捏把冷汗。
生命的通道已經打開,接下來的要做的就是維護住這個通道,讓它穩定的保持開放狀態。上機以后流量低,嚴重酸中毒,大出血,凝血功能嚴重紊亂,重度貧血,種種問題接踵而至。
徐正芹副主任守在病床邊寸步不離,檢查參數,監測指標,調整治療,從凌晨到天亮,經過一夜的鏖戰,患者的乳酸下降至正常,酸中毒已經得到了糾正。更讓人欣喜的是,上機后王女士自行排出700毫升清亮的尿液,這意味著早期的搶救工作非常成功,腎臟保住了,不需要血液凈化治療。
第四天,王女士的心臟開始緩慢的跳動。第七天,經過ECMO小組充分評估,王女士的心臟和各方面參數已達到撤機標準。
心胸外科胡濤副主任、王青濤副主任醫師、汪兵醫師就位,準備給王女士撤除ECMO裝置。王女士的血管條件欠佳,此前穿刺過程就比較費力,經過一周的管道留置,周圍組織水腫嚴重,結構紊亂,分離止血過程異常艱難,3位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在手術臺上眉頭緊鎖,緊鑼密鼓,配合默契,徐正芹副主任在臺下緊密盯著患者各項指標,做著維護工作,絲毫不敢懈怠。等到終于撤機成功,處理好手術部位,三位外科醫生的手術衣都濕透了。
“一切為了病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看到患者撤機后各項指標正常,胡濤副主任邊擦汗,邊欣慰地說道。
經過20多天的住院治療,患者已于近日康復出院。心血管內科周恒副主任激動地說:“王女士是我院自2月以來,罹患暴發性心肌炎,借助ECMO搶救成功的第2個病人。這意味著我院ECMO團隊的救治水平,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