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周三春、通訊員夏勁松)去西藏旅游如何應對高海拔、低壓、缺氧困擾?近日,在鄂央企的一項研發成果落地,攻克了這一難題。4月28日獲悉,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設計和建造的全國首家“零海拔酒店”在西藏拉薩交付,“五一”期間開始試運營。
據悉,2020年以來,中建三局成功研發行業內首座“高海拔人居環境研究試驗艙”即“零海拔屋”。借助集成的空壓、冷干、過濾、穩壓等設備設施和自控系統,試驗艙里實現了大氣壓力、含氧濃度、溫濕度等關鍵人居指標達到平原地區水平。兩年多來,研究人員成功申報國家專利64項。
項目研究人員劉志茂介紹,此次建成的“零海拔酒店”位于拉薩市金珠西路,區域海拔3650米,距離布達拉宮4公里,總建筑面積約800平方米,設置有客房、接待室、會議室等。所有房間和設施均是在武漢設計建造后運往現場拼裝而成。
“內部設施與普通酒店無異。”劉志茂介紹,不僅有大面積的采光窗和適時通風換氣系統,還能集成廚衛等。酒店設置有過渡區,可調節氣壓,供旅客進入和離開酒店。還可以根據個人適應能力,選擇高中低三檔速率調壓,3分鐘內完成。
據悉,酒店內氣壓可自主調節,目前定檔在與昆明地區相似的海拔1700米左右環境水平,可以讓旅客順利適應酒店內外環境,也能幫助旅客快速恢復體力,緩解疲倦感。其運營成本與家用空調類似。
目前,中建三局依托該創新成果成立了中建三局云居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高海拔增壓建筑系列產品生產開發,聚焦工程建設、旅居、軍用、醫療科考四大市場方向。“零海拔屋”不同于普通單個氧艙,已經具備了建筑群建設條件,并基于長期居住、辦公等需求設計建造,從空間和功能上都更貼近生活。這讓西藏、青海、新疆、四川西部等高海拔地區,開始有了性價比高、可復制推廣的“避風港”。
據悉,“零海拔屋”系列增壓建筑已在新疆慕士塔格天文觀測站、西藏軍區、高原鐵路、酒店業等處投入應用,產品運行穩定、市場反響良好,并有新的定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