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陽春
資金保障等金融服務,是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的重要一環。從湖北銀保監局獲悉,該局積極引導全省金融機構優化涉農金融服務,圍繞良種選育、高標準農田建設、科技賦能農業生產等制定差異化支持措施,全力支持春耕備耕。今年以來,全省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新增1235.7億元,有力滿足了春耕備耕多樣化金融需求,為全年豐產豐收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
金融服務隊下沉問需
為做好春耕備耕金融服務工作,多家銀行組織鄉村金融服務隊伍開展“春耕服務走訪行動”,上門走訪種植養殖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鄉村振興帶頭人,對接融資,滿足農資采購資金需求。
在孝感市孝昌縣衛店鎮清泉村優化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民們正忙著清理溝渠、蓄水備耕。這家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專門種植當地著名的“太子米”。
孝昌“太子米”歷史上就聞名遐邇,近年又獲評中國地理標志產品。隨著“太子米”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該合作社不僅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余畝,還從單純種植發展到育苗、播種、收割、倉儲等環節。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春耕生產中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準備上都需要大筆資金。今年,郵儲銀行孝感市分行在春耕服務走訪對接中,為該社發放“楚糧貸”100萬元。“我們不再為資金發愁了,今年爭取糧食總產量達到70萬斤!”該社負責人李勝國介紹。
各金融機構在審批流程和貸款手續上進一步簡化,確保農業生產不誤農時。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發揮全流程線上審批的“快、準、信、簡、惠”優勢,開辟信貸服務綠色通道,提供“惠農E貸”“農村生產經營貸”“創業擔保貸”等產品,使農戶春耕備耕足不出戶就能辦貸。
多元融資推進“智能春耕”
在襄陽市襄城區某育秧工廠內,育秧機正馬不停蹄地開展流水線作業。擺盤、撒土、澆水、撒種、蓋土……一個個成品秧盤快速制作完成。經過20天左右的生長,秧苗即可到田間機插。與傳統人工插秧相比,智能高速插秧機自動化程度高,不漂秧,不漏插,無需補苗,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糧食增產增收。
由東風井關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育秧機、插秧機等智能農機,近年來開始在農業生產中顯現科技力量。該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由東風汽車集團下屬東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日本井關農機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一家現代化農業裝備制造高新技術企業,產品覆蓋插秧機、移植機、收割機等20多個系列,適用于農作物的“耕、種、管、收、儲”環節全程機械化,是國內完整的水田、蔬菜全程機械化、電動化和智能化農業機械裝備解決方案提供商。
不久前,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為東風井關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發放涉農貸款5000萬元,為加快高端農機國產化進程提供了重要金融助力。此外,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還聯動交銀國際,通過交銀轅憬基金為該公司注入股權融資2000萬元。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今年以來,農發行湖北省分行積極對接全省種業規劃,對全省43家重點種子繁育企業摸底,累計投放種業貸款7億元支持種子繁育、生產、加工、銷售等。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于農業科技現代化。在服務春耕備耕中,各金融機構加大對種子繁育、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等領域的服務力度,以多元化金融服務助推農業科技水平提升,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