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光正、通訊員付鶴鳴)近日,在武漢市洪山區,武漢清晨創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一些精神障礙康復者踏春、做手工,改善、提高精神障礙康復者社會適應與參與能力,促進他們回歸和融入社會。
在洪山區民政局統籌規劃及指導下,去年3月,武漢清晨創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始執行洪山區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項目,為轄區內的精神障礙康復者提供專業化服務。目前,執行團隊共服務5012人次。
該項目探索“以點帶片”服務模式,建立了武漢市首個區級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綜合服務平臺,開發了“云醫療”“云K歌”“云觀影”“云健身”一系列遠程服務,讓康復者足不出戶,可以享受到預約病情評估、用藥管理、康復指導、遠程診療以及文化娛樂活動。“云”服務幫助康復者及其家屬緩解了外部環境壓力,保證了康復者能持續進行居家康復,得到了康復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康復服務“零距離”。
截至目前,該項目鏈接到了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武漢大學圖書館、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學院等12家單位,整合了醫療、圖書閱讀、音樂治療、園藝療愈、志愿者服務、生活物資、免費觀影等資源,針對康復者及其家屬的共性需求和個性化需求,匹配相應的資源,提供精準的社區康復服務,服務產出和服務成效顯著。
同時,洪山區民政局牽頭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多部門聯動保障康復者的權益,實現資源有效整合,共同為轄區內有需要的康復者及其家屬提供多元化、精準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