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李妮
“企業融入武漢新城產業鏈,產品融入花湖機場供應鏈?!?月3日,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飛說,新規劃、新樞紐讓經開區60家生物醫藥企業看到了做大做強的前景。
2001年12月,葛店經開區被科技部批準為首家國家火炬計劃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基地,隨即成功注冊“藥谷”商標?!半S著大健康產業園建成投用,葛店將與光谷聯動擦亮藥谷品牌,并借花湖機場的貨運優勢進一步打開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湖北省醫藥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柳駿說。
生物醫藥產值占GDP約兩成
年初,唯森制藥相繼收到工信部和省藥監局的感謝信。3年抗疫期間,這家企業增產擴產,全力保供“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懸液”。
2006年,唯森制藥落戶葛店。去年部分重點醫療物資供應緊張,公司24小時“人停機不停”,連行政銷售人員都到一線輪班,日產4批布洛芬達10萬瓶。
康源藥業生產的6個藥品也跟抗疫有關,特別是氯雷他定糖漿一度供不應求。去年12月,該公司緊急增加生產線,日產從2萬瓶提高到4萬瓶。
葛店經開區1990年成立,2001年起力推藥谷品牌,經22年發展形成了以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中成植物藥制造、中成藥制劑、生物生化制品等行業為基礎的生物醫藥產業。
2007年,葛店經開區成為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即光谷生物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已占該區總產值近20%。
40億元建設大健康產業園
葛店位于長江之濱。限于歷史遺留問題,經開區配套環境建設滯后,城市功能短板嚴重制約其良性發展。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018年起,經開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對沿江和人口密集區的生物醫藥化工企業進行整頓。
“10家涉及危化品和化工生產的企業關改搬轉。”高飛介紹,先成立由藥學、藥物經濟學、制藥工程專家組成的咨詢委員會,然后對藥品市場價值、工藝先進性、劑型適應性進行評估,制定搬遷引發藥企生產地址變更的補償政策,整個過程平穩有序。
2019年,借武漢布局大健康產業之機,經開區對標并對接光谷生物城,投資40億元啟建大健康產業園,承接光谷生物城向東溢出的科技創新資源。“光谷主要是醫療器械、化學藥、生物藥的研發生產,葛店正好錯位發展原料藥、醫藥精細化工等領域?!绷E說。
為加快擦亮藥谷品牌,經開區去年出臺《關于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除了設立10億元的大健康產業專項基金,每年還下撥200萬元藥谷品牌建設專項資金支持相關企業發展。
共建大健康創新產業集群
近些年來,葛店經開區依托武漢愛民、武漢中有等龍頭企業,建設李時珍藥物研究院、中有制藥研究院等8個研發平臺,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孵化了一批優質企業。
浩信藥業、遠大弘元、人福、中有的原料藥均通過FDA和歐盟認證,其中浩信生產的氟馬西尼原料藥每克售價超300美元;康源藥業現生產9個劑型31種藥品,成為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金種子企業。
葛店大健康產業園剛建成不久,已有5家企業入駐。與之毗鄰的光谷生物城,已匯聚各類生物企業3000余家,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四。
柳駿建議,大健康產業園盡快與光谷生物城攜手,申報并爭創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形成覆蓋生物藥、化藥、中藥、醫療器械全產業板塊以及“技術研發—臨床試驗—檢測審批—生產加工—銷售流通”全產業鏈的大健康創新產業集群。
花湖機場順豐轉運中心將在年內投運,貨運功能全面釋放在即。柳駿表示,生物醫藥是臨空偏好型產業,借助產業園緊靠樞紐機場的區位優勢,擦亮藥谷品牌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