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夏永輝、通訊員葉相成)“定量0.2m^3/s,實際達到0.529m^3/s。”2月1日早上8時40分,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水利水電科科長李永生打開湖北省農村電站和水庫生態流量下泄監測平臺天河電站小圖標,有關泄放流量數據躍然屏上。
“天河電站整改提升后,河流流量有了保障,生態環境堪稱上了一個臺階。”李永生介紹,電腦上的數據是今早8時的實際泄放流量,此后每1小時產生1個數據,每天產生24個,泄放流量可全天監管。
2018年初,十堰市258座小水電被列入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電站。2021年底,十堰市轄區內自然保護地內的46座水電站,又被納入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報告整改對象。
為推進小水電清理整改,十堰成立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經全面核查,綜合評估,建立臺賬,十堰最終確立保留類11座、退出類32座、整改類215座,其中自然保護地內位于核心區4座和緩沖區15座電站全部列為退出類。
對于32座退出類電站,該市實行財政兜底,穩妥做好退出拆除工作,在規定時間全部停產,封堵取水口,拆除攔水設施、機電設備和上網裝置。
對于215座整改類電站,完善補辦立項、環評、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土地預審、林地征(占)用等五類手續,并積極創建綠色示范電站。
截至去年底,該市完成全部258座“小水電”清理整改任務。目前,全市有206座“小水電”已核定生態流量,十堰全部按要求安裝生態流量監測設備,接入全省農村電站生態流量下泄監測平臺。
據了解,十堰市縣兩級水利部門還將小水電站生態流量泄放監管,納入常態化河湖長巡河范圍和考核內容,以此消除因此造成的河道脫水、斷流、影響生態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