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通訊員 袁平
除夕,萬家團圓時。
對于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100多名堅守者來說,“年味”并未缺席。
1月21日中午,位于宜昌市夷陵區的楚能新能源項目工地上,大紅燈籠高高掛,一線建設者們暫停手中工作,圍坐一起,共吃團圓飯,共賀新春年。
歡樂歌舞跳起來!原汁原味的峽江風情民歌《女兒會》《哈格咋》《那么搞起》等節目,輪番上演,引爆全場,臺下掌聲連連。
豐盛美食品起來!15張圓桌擺開,熱氣騰騰的抬格子、天麻燉土雞、魚糕全家福、折耳根等宜昌特色菜肴依次上桌,一口美食,其樂融融。
溫馨祝福送過來!“感謝你們無私奉獻和敬業堅守,大家辛苦了!”“向堅守一線保進度的職工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各級黨委政府、企業一句句祝福,讓工友們感受家一般的溫暖。
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總投資600億元,規劃建設150GWh鋰電池產能,是當前宜昌規模最大的招商引資和產業項目。項目自2022年5月10日簽約以來,33天完成一期場平、49天完成審批、120天開工,刷新“宜昌速度”。
“一期工程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離不開大家的辛勤付出。讓我們共同舉杯……”項目負責人提議。瞬間,年味“拉滿格”,大家興致盎然地給親人直播。
“爸媽、兒子,你們看,這是我們在工地上的團圓飯!”工友胡春云舉起手機,與遠在四川南充的家人視頻通話。
34歲的胡春云,是一名鋼結構裝配工人。“在外打工十幾年,這樣的活動還是第一次,非常感動、開心!”胡春云笑得合不攏嘴:“雖然春節不能和家人團圓,但心是暖的。”
“希望家人平平安安,自己能掙更多的錢。”談起新年愿望,胡春云說,作為家中頂梁柱,他愿意多付出一些勞動,為家人換來更好的生活。
與胡春云一樣,30歲的宜昌當陽小伙兒羅成,也選擇留守項目工地。
“這是第一個沒有在家陪爸媽度過的春節,雖然想念家人,但這頓特別的團年飯,讓大家少了思鄉之情,多了家的感覺。”說話間,羅成拍下工地團年的照片,向家人報平安。
作為一名土建工程師,羅成從項目場平到基礎開挖,從主體建設到結構封頂,日夜堅守工地。
工地上的團年飯,把大家的心暖暖聚在一起。
“其實,大家都咬緊一個目標:保質保量,今年6月30日如期完成投產。”羅成干勁十足。
當天,宜昌市委市政府為建設者和職工代表發放“留宜紅包”,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
留人更要留心。寒冷冬日里,建設工地上的團年飯,從舌尖暖到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