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鄔曉芳
通訊員 鄂文旅
2022年國慶假日期間,湖北省天氣“先晴后雨”,前期天氣炎熱,后期降溫降雨,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呈現“先漲后落、省內游為主”的特點。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統計,全省國慶假期旅游人次4384.54萬,旅游綜合收入239.03億元。
整個假期,為積極響應“就地過節”的倡導,荊楚各地以公共文化場所和旅游景區景點為陣地,都市休閑游、鄉村生態游、文化場館游、民俗文化游、自駕親子游等本地游、城郊游、鄉村游備受游客青睞。各景區、星級飯店等旅游服務單位借“惠游湖北”文旅消費券投放的東風,競相推出別具特色、形式多樣的文旅活動和惠民措施,激發出游熱情,吸引本地市民就地游玩。
襄陽南漳水鏡莊景區
多業態提振文旅市場
國慶節前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評選、制作33條旅游線路產品視頻,宣傳推介全省高品質旅游線路。以“鳳鳴楚天·喜慶豐收”為主題的“惠游湖北”文旅消費券,國慶期間發放近65萬張,核銷2080萬元,帶動消費近7000萬元。
武漢東湖歡樂叢林精彩巡游活動不斷,活力十足的舞蹈表演、適合打卡的小丑氣球互動、精彩的魔術和泡泡秀表演,讓游客應接不暇。
黃石大冶龍鳳山莊游薈·露營地受到熱捧,藍天白云下自助燒烤,天然氧吧中露天電影,璀璨星空下帳篷露營。十堰竹山縣、宜昌五峰縣、襄陽南漳縣等地的鄉村旅游景區吸引了數以千計的周邊城區居民觀光游覽,帶動周邊民宿、農家樂食宿供不應求。恩施利川、建始、宣恩、咸豐等地的鄉村旅游景點人氣旺盛,田園采摘、農事體驗、親子游樂、品嘗農家美食等休閑活動成為假日熱點。
宜昌當陽襄西革命烈士陵園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改造后配套建設沉浸式體驗,再現革命歷史場景,假日迎來參觀高峰。孝感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宣化店中原突圍紀念館等景區(點)迎來大量游客。恩施建始縣推出“追尋紅色歷史,遍歷祖國山河”紅色精品旅游線路,吸引游客尋找紅色記憶。
咸寧蜜泉湖旅游度假區300米高空巨幅煙火“盛世中華”
沉浸式夜游開啟新體驗
夜間文旅消費市場受到熱捧,夜演、夜娛等沉浸式夜游帶給游客全新體驗。
東湖磨山楚市的“楚城·江湖奇譚大型實景沉浸互動劇游”熱度爆棚,古風市集、非遺技藝、國漫手作、皮影戲被搬進劇游現場,帶給游客妙趣橫生的沉浸式游玩體驗。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每晚舉辦“奇幻煙火 禮獻祖國”大型煙火秀、大型沉浸式互動光影秀—“山海奇趣夜”等活動,讓游客親歷上古神話世界,開啟一場如夢如幻的光影盛宴。盛世唐城景區策劃唐風演藝“幻唐之夜”國慶特別節目,《盛唐迎賓》《唐宮皓月》《唐宮幻境》等歌舞節目帶領游客夢回盛唐。荊州方特無人機光影秀、主題煙花秀全新升級,中國龍、空間站、潛水艇等圖案生動再現“摘星探月、逐夢深藍”的中國足跡,打造震撼人心的“星空航展”,深受游客喜愛。咸寧蜜泉湖旅游度假區300米高空巨幅煙火“盛世中華”璀璨綻放,焰光下萬人齊唱《我和我的祖國》。
荊州方特
文明旅游引導安全出行
國慶節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文明旅游公約》,進一步傳播文明旅游理念,引導游客安全出行、綠色出游。全省各地旅行社、星級飯店、A級景區、文博場館加強文明旅游宣傳和引導,廣大志愿者向游客、市民提供疫情防控、信息咨詢、義務講解、文明旅游宣傳等服務,全力打造文明旅游環境。
武漢星級導游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喜迎二十大·志愿服務進景區” 活動,50余名志愿者在黃鶴樓、東湖等武漢市十大熱門景區開展文明旅游、游客指引、景點講解、防控防疫等志愿服務。
黃石發布《2022年“國慶節”文明旅游倡議書》,在景區設置“講文明樹新風”、“文明旅游公約”公益廣告,營造文明旅游濃厚氛圍。
咸寧組織旅游志愿者小分隊走進旅游景區,開展測體溫、查驗健康碼、行程碼、入園登記等服務,為游客排憂解難。
襄陽組織旅游景區、賓館飯店、旅行社等單位設置文明旅游提醒標牌,開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務,設立文明旅游引導員、文明旅游志愿服務站,在游覽線路、重要游覽點進行文明旅游提示和宣傳廣播,進一步提升游客安全防疫、文明出游意識。
央媒持續聚焦荊山楚水
整個假期,央媒持續關注高密度報道湖北文旅市場。
央視一套、13套、經濟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等多個頻道和欄目共報道我省文旅活動20余次,武漢城市地標盛裝迎國慶短片、東湖央視熱氣球懸掛國旗畫面霸屏央視,東湖5天5上央視。
宜昌三峽大瀑布美景、柴埠溪秋色、襄陽二十八景生態公園、黃岡陳潭秋紀念館、天門陸羽公園、神農架秋季美景等在央視新聞欄目和專題節目中呈現。
《人民日報》“歡度國慶節 喜迎二十大”報道襄陽市六〇三文創園美術館“美的航程”展覽場地,新華社報道湖北露營等旅游新業態,經濟日報報道宜昌夷陵區鄉村旅游受青睞。
(圖片由各景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