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華重新踏上尋子路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詹钘 劉楒睿
兒子的照片
杜小華所開車輛上貼滿尋子信息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劉楒睿 見習記者 舒隆煥
“讓我最難受的是,我和他站在一起沒有任何感覺。”9月13日,得知湖南常德小男孩的DNA與自己比對不匹配、不是兒子小米奇后,杜小華平靜地對極目新聞記者說出了他的感受——當他和那個男孩見面前,憑直覺已斷定對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這樣的認親,11年來,杜小華已經參加了多次,他已經習慣了失望。在孫海洋與兒子孫卓團聚后,杜小華成為電影《親愛的》四個原型中唯一沒有找到孩子的,是仍在尋子的家長中最受關注的一位,也是許多尋子家長的主心骨。他收拾好心情,重新踏上核實另一條線索的路途,因為他不只是尋找小米奇,也是在尋找許多和小米奇一樣的孩子。
11年泣血尋子路
47歲的杜小華是江西上饒玉山縣懷玉鄉(原童訪鄉)白泥湯村人,2005年4月16日,兒子杜后琪(昵稱小米奇)在江西老家出生。2008年,杜小華夫妻帶著兒子到內蒙古包頭青山區興盛鎮頂獨龍貴村南村,在一家木器櫥柜廠務工。
2011年3月6日晚,杜小華和小米奇約定晚飯后去澡堂洗澡,小米奇來找爸爸,杜小華卻說“下次帶你去”。誰知,小米奇在回家的路上失蹤。此后11年,杜小華一直在全國各地輾轉尋子,他也是電影《親愛的》原型之一。在他白色越野車引擎蓋處,張貼了一張尋找小米奇的海報,車身則貼有其他家長的尋子信息。
2021年12月,孫海洋成功找回失蹤14年的兒子孫卓,加上此前彭高峰、吳玉萍也如愿找到了孩子,《親愛的》四位原型中,僅剩杜小華仍然還奔波在尋子的路上。當孫海洋帶著兒子返回湖北監利老家時,杜小華也駕車一路跟隨。“身邊的朋友都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我心中也對找到孩子充滿了期待。”杜小華說。
今年1月,在另一位尋親家長李芳與兒子張洋洋的認親現場,杜小華與志愿者筑起了人墻,保護著這對失散多年的母子不會再次被人流沖散。看著與兒子緊緊擁抱的李芳,杜小華流下了眼淚,但他又緊緊地咬住了嘴唇,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李芳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覺得歷歷在目,她還對極目新聞記者談起了自己與杜小華的一些故事。那是2014年的一天,杜小華與孫海洋接到消息前往北方某省一個山區農村,核實一名疑似被買來孩子的情況。可能是因為信息被泄露,他們到村里后被很多手持農具的村民圍住,在警方的幫助下,才得以脫險。
疑似兒子的線索
孫海洋尋子成功后,杜小華成為目前仍在尋子家長中最受關注的一位。他也一直努力釋放自己的影響力,幫助自己和其他尋親家長早日圓夢。
今年1月,在山東的一次認親現場,極目新聞記者看到,杜小華不辭辛苦地為每一個尋親家長講解如何直播、如何拍攝短視頻、如何在網絡上發布尋人信息。“碰見初次出門的家長們,他會耐心地教他們如何在手機上買機票。”李芳說。
杜小華還經常通過直播與網友們互動,一次直播可以與網友聊上數小時;他也會頻繁地出現在各種認親現場,近一年來,孫海洋、梅志強、徐劍鋒、陸源、李芳等人的認親現場都有他的身影。
今年9月10日,中秋節團圓之日,思念涌上了杜小華的心頭,他提筆給小米奇寫了一封家書:“一轉眼,又是一年中秋團圓時刻,小米奇你離開爸爸媽媽身邊已有11年多了,我不敢想像,這11年來你是怎么度過的……祝我的小米奇中秋節快樂。”千字家書里寫滿了對孩子的愧疚、心疼和思念。
9月11日,杜小華站在自己標志性的尋子車前,直播告訴網友一個消息:“現在馬上啟程去湖南常德,有一條線索比較接近小米奇。”但他表示希望大家不要過于在意此事,“這么多年我遇到過很多照片長相像小米奇的孩子,但每一次抱著希望而去,總是失望而歸。”
雖然嘴上這么說,9月12日,杜小華仍急匆匆地從江西老家趕到了湖南常德,并進行采血。采血后,他一直在賓館中焦急等待DNA的檢驗結果。杜小華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對本次DNA比對也保持著平常心,“當然希望是。但如果不是,我也不會灰心。”
DNA比對又失敗了
9月13日下午,DNA比對的結果傳來。遺憾的是,杜小華與這名疑似小米奇的孩子比對不成功。“他目前不知道怎么跟大家說這個消息,情緒有點失落。”杜小華的好友上官正義表示,相信老友會很快調整好心態重新出發。
13日下午6時,在湖北荊門服務區,極目新聞記者見到了風塵仆仆的杜小華,還是那輛貼滿了尋親廣告的車,還是他一個人開。由于在河南南陽又發現了疑似小米奇的線索,他又驅車北上,前往南陽尋子。
“我跟常德那個孩子見面了,外形很像我。”杜小華說,那孩子很瘦,臉和長相都很像自己,但見面時發現神態不是很像,而且嘴唇比小米奇稍微厚一點。另外,小米奇鼻梁上有一個疤,這個孩子當天晚上沒有看太清楚。
“最讓我難受的是,我和這孩子站在一起沒有任何感覺,血緣這種東西很微妙。所以結果出來之前,我也在網上勸大家理性面對這個線索。”面對比對不成功的結果,杜小華早已習慣。
小米奇留在杜小華腦海里最后的影像,停止在6歲,若是正常求學,小米奇今年差不多該上高三了。“孩子現在的樣子我不敢想象,只有一個模糊的影子。當然,有同樣大的孩子站在我身邊,可能會有一點這種感覺。”杜小華說。
在很多尋親家長眼里,杜小華就是杜大哥、是不少家長的主心骨。很多女性家長心理較脆弱,有時情緒比較低落,杜小華就讓大家不要完全沉浸在尋親中,要讓自己有正常生活。“在找孩子的同時,也要維持正常的家庭。”杜小華說,自己能安撫一個就是一個。
有疑似就有希望
得知杜小華此次DNA比對未能成功,尋親圈中的多位好友遺憾之余,也通過直播的形式為他送上了鼓勵。
“太遺憾了,多希望是小米奇啊。”李芳表示和杜小華因尋子成為好友,已認識十多年了,希望杜小華能堅強、不要灰心,“大家一起加油,只要在路上,小米奇一定能回家。”
“可能緣分還未到。”尋子家長鄭楚澤爸爸說,希望杜爸爸能平常心看待,希望下一個被找到的孩子就是小米奇。尋子家長陳杰媽媽也表示,希望杜爸爸能調整好狀態,繼續尋找孩子。
事實上,對于這些尋子家長們來說,“高度疑似”是家常便飯。鄭楚澤爸爸表示自己尋子多年,經歷過很多次人臉識別高度疑似、最后比對DNA卻失敗的情況,“僅今年就有近10次高度疑似。”
尋子家長們也表示,有疑似就有希望。他們知道,杜小華不可能停下尋子的腳步,希望他可以盡快調整好心態、注意身體,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