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見習記者 汪菁華
8月11日下午,應城市城北街道韓灣村幸福食堂,有的老人看電視,有的老人打牌、下棋。晚飯時間一到,老人們有序坐到餐桌旁,由工作人員分餐。“幸福食堂解決了老人吃飯的問題,也是老人們娛樂、交流的好地方,讓他們安享幸福晚年。”韓灣村黨支部書記韓麗軍說。
老年助餐服務是關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是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省各地圍繞老人“吃飯難”這一現實問題,積極探索建設幸福食堂,讓老年人吃得舒心暖心。
幸福食堂探出農村養老好路子
韓灣村幸福食堂運行3年多了,一直由村集體管理。韓麗軍介紹,村里70歲以上的留守老年人有80多人,部分留守老人“做一頓飯吃幾天”。讓在外打拼的兒女十分牽掛。為讓老人安享晚年,讓他們的兒女安心工作,村委會聯絡鄉賢捐資,創建“韓灣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配備幸福食堂、活動室、獨居老人宿舍等。
村里挑選兩名富有愛心和責任心、身體健康的留守婦女做飯,按當地用餐習俗,一日兩餐(夏季白天長,中午準備綠豆湯、涼粉等),每餐葷素搭配不少于4道菜。就餐人員80歲以下每月450元,80歲至85歲的每月400元,85歲至90歲的每月350元,90歲以上每月300元,一月一結算。生活費由老人子女按月繳納,民政部門的補助和愛心人士的捐贈作為補充。其他堂食人員每餐10元,按次結算。
除了吃飯,老人在活動室可以看電視、下棋、打牌、聊天。不時有志愿者到來,為老人們宣講黨的政策、社會發展、國際國內形勢,或表演文藝節目,讓他們知曉國家大事,健康快樂過日子。
過去,農村紅白喜事有大操大辦陋習。開辦幸福食堂后,韓灣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倡導厚養禮葬、節儉辦喜事,宴請客人時一律在幸福食堂操辦。幸福食堂送電影、送樂隊、送服務,收取場地租金。這樣既節儉又樹立新風,也有助于幸福食堂發展。
每逢節假日,韓灣村就在幸福食堂組織慰問活動,如教師節慰問教師,護士節慰問醫護人員,重陽節慰問70歲以上老年人,清明節接待回村祭祖的人……
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劉輝說,韓灣村幸福食堂接地氣、順民心,把黨的關懷和社會關愛有機融為一體,探索出了一條農村養老的好路子。
讓老年人得到實惠
目前,我省已建成幸福食堂500多個,城市社區、農村的幸福食堂建設和運營方式有些不同,目的都是為空巢、獨居老人等困難群眾解決吃飯問題。
仙桃市依托幸福食堂,組織和倡導低齡老人為本村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送餐、聊天、助醫等志愿服務,鄰里守望、互助養老的良好氛圍越來越濃厚,老人吃得舒心、玩得開心,在外務工子女放心了。
鄂州市已有20家幸福食堂開業運營,其中城區14家,農村6家。鄂州市梁子湖區沼山鎮楊井村幸福食堂以“好吃不貴、有人情味”為宗旨,65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天15元、75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天12元,共有26位老人用餐,陸陸續續還有老人相繼報名參加。
“我們下基層走訪時,老年人反映日常用餐問題的比較多,我們要想辦法滿足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共同締造廣大老年人美好幸福生活。”省民政廳負責人說。
今年7月,省民政廳聯合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加強老年人助餐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新建和改建社區老年食堂、全面開放養老機構助餐服務、多途徑設置老年人助餐點、引入社會餐飲企業開展助餐服務、創新老年人助餐服務方式、推廣數字化助餐服務模式、鼓勵助餐單位配備專兼職營養師等七項任務,讓老年人得實惠。
“引入優質社會餐飲企業參與助餐服務”的新政策,已引發廣泛關注。“幸福食堂用電、用水、用氣可享受居民生活價格,能節省一大筆開支。”一家餐飲企業負責人開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