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通訊員 朱仙紅 臧詩琴
“師傅,這邊茶樹葉子有點黃,多噴些水啊?!?月17日早上,武漢市新洲區石咀村,一輛環衛灑水車平穩地行駛在村道上,水柱噴涌而出,灑在焦渴的茶園里。
石咀村位于新洲區舊街東部,全村總面積2250畝,茶葉種植面積就達1324畝。小小的綠色茶葉,成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近年來,石咀村茶產業發展勢頭很好,村民在丘陵上開辟了不少新茶園。但水利設施尚未跟上,且新品種茶苗抗旱能力較弱。
7月以來,武漢持續高溫少雨,石咀村的千畝茶地受干旱影響嚴重。
少潭河水庫,為該地抗旱水源。但由于水庫集雨量少于往年,雖開閘放水,但來到石咀村水量有限。丘陵地帶不易引水灌溉,村里僅有的一輛小型灑水車,無法滿足大片的茶地灌溉。
“徐隊長,能想想法子嗎?大家都快急壞了?!毖劭床铇湟惶毂纫惶炷?,村民們來找洪山區城管駐村工作隊隊長徐濤幫忙。
“我來想辦法,絕不能讓茶樹枯死!”8月12日,徐濤向區城管局打報告,申請“借調”一輛大型環衛灑水車,赴石咀村茶園抗旱。
8月15日,灑水車到了石咀村。傅新年是隨環衛灑水車被“借調”至石咀村的駕駛員,原本是洪山區城管局的一名環衛工人。
“灑水車能裝10噸水,根據干旱情況不同,可澆灌30—50畝茶地。早上6點半出發,一天能跑個三五趟?!备敌履暾f。
當天8點左右,傅新年完成了第一輪茶樹澆灌。澆灌后的茶地,散發著泥土的清香。晶瑩剔透的水珠掛在茶葉尖上,“喝飽”水的茶樹重煥生機。
由于茶地受旱情況不同,茶農會提前反饋情況給駐村工作隊,他們再根據反饋開展澆灌工作,“我們根據受旱實際情況,分輕重緩急開展澆水工作,保證受旱的茶地全部澆灌上?!?/p>
“看到灑水車,我心里的石頭也就落下了,這下不擔心茶樹枯死了?!笔状宕迕窭畹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