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馬文俊、通訊員劉詩文、黃河、吳華臻)“來水了,羅北口水庫西干渠來水了!”8月17日晚10時,陽新縣浮屠鎮公橋村村民奔走相告。
連日來,該縣浮屠鎮組織下秦、阿馮、公橋等村200多名勞力,調配大型挖機延伸水渠、清淤、堵漏洞,引水灌溉600畝干渴的稻田。
關鍵時刻,投資2800萬元的民生工程——富水重點中型灌區整修完工。“幸好有這灌渠送來‘保命水’,才保住2萬畝打苞中稻。”在富水灌渠龍港段抗旱的汪承鉆感慨。
為引更多“抗旱水”,該縣采取“抽、截、提”辦法,全面啟動海口閘等沿江8個泵站,巧用大功率潛水泵從長江提水進入海口湖、菖湖等,再啟動中型泵站提水灌溉,滋潤糧田8萬畝。
據統計,陽新縣統籌組織19支抗旱服務隊,發揮156座大中小型水庫、1051口“當家塘”、63處湖泊、23個灌區、126處灌溉泵站的作用,采取“保水、引水、節水、送水、找水”措施,截至目前,已為80萬畝農作物“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