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10日訊男子假冒身份,以高額利息為誘餌,邀約朋友“投資”,錢到手后卻銷聲匿跡。4月10日,武漢市江岸區公安分局通報了近日破獲的一起詐騙案,犯罪嫌疑人祁某已被警方從湖北應城押回武漢。
家住武漢市江岸建設新村的夏先生2016年在棋牌室認識了一名牌友楊某,此人出手闊綽,為人大方,何女士也是這里的常客,一來二去三個人都熟絡成了朋友。2017年10月,楊某分別告訴夏先生和何女士自己在搞貸款業務,現在有一個私單可以賺利息錢,看在好友的交情上,他分別邀約夏先生和何女士借10萬元給他用于投資,并承諾每個月會給2000元的利息錢,為了博取信任,楊某帶著夏先生和何女士來到了自稱是其姐姐開的投資公司看看。
何女士和夏先生心想手上閑錢留著也是留著,不如做點投資,又有他姐的公司做擔保,應該很穩,于是就同意了,給了楊某10萬元現金,楊某按照約定寫了一張10萬元的借條,承諾每月2%利息,一年后將本金全部歸還。
2017年10月起,夏先生和何女士每個月都能如期拿到2000元的利息錢,對楊某更加放心了。直到2018年4月,夏先生發現他和何女士的微信、電話突然都被“楊某”拉黑了,“楊某”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始終無法聯系上,其姐開的公司早已不在,嘗試多方打聽未果。直到2018年9月份,他們投資的10萬本錢始終無法追回,承諾給的每個月2%的利息再也沒有兌現,夏先生和何女士無奈之下選擇了報警。
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后湖派出所接警后,民警王凱仔細詢問了夏先生和何女士被騙的經過,查看了犯罪嫌疑人“楊某”寫給他們的借條。在借條上面看到了“楊某”附在后面的一張身份復印件。民警通過核實身份證復印件信息,發現此身份證復印件上除了照片是楊某本人,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均為偽造。
夏先生告訴民警:在前期與“楊某”交往中,得知有人曾經稱之為祁某。民警根據這一線索,通過信息化手段排查,終于發現,“楊某”的真實姓名為祁某(男,44歲,湖北應城人), 有盜竊和吸毒前科。
通過偵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祁某已經離開了武漢。“是不是回了湖北應城老家?” 民警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主動聯系湖北應城警方,得知,祁某逃回湖北應城老家后,因吸毒剛于2019年3月中旬被應城警方行政拘留。
4月2日,后湖派出所民警趕赴應城,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將犯罪嫌疑人祁某押回了武漢。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祁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其交代,由于平時開銷較大,愛好賭博,又無經濟來源,于是想著向身邊認識的人借錢,為了逃避責任,偽造了“楊某”的假身份向夏先生和何女士借分別借了10萬元,借來的錢也無法歸還。
目前,犯罪嫌疑人祁某已被江岸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