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1日訊3月31日晚,在武漢飛往海口的南航CZ6537航班上,一名40歲中年女子突發不適、呼吸急促。緊要關頭,乘坐同一航班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中心肖璇教授伸出援手,在高空成功搶救患者。
3月31日下午17時40分左右,南航CZ6537航班上,機艙內的突然呼喊打破了平靜的氣氛。這引起了坐在機艙45排的肖璇醫生的注意,職業敏感讓她密切關注著動態。很快,一名乘務人員從機艙前方走來,語氣焦急地在旅客中低聲詢問:“請問有醫生嗎?有乘客需要幫助。”
“我是!”沒有思考和猶豫,肖璇和飛機上另一位醫生——海南省眼科醫院角膜病科劉紅山主任,幾乎同一時間站了起來。“我們都是是眼科醫生,可以幫忙看看患者情況。”肖璇和劉紅山一邊詢問,一邊跟隨乘務人員快速趕到機艙后排。
“剛才她突然跟我們說她胸悶心慌,頭暈頭脹,這會兒好像更嚴重了!”看到兩位醫生趕來,一旁的乘務員描述了這位女患者的情況。肖璇檢查病情后發現,患者呼吸急促、滿頭大汗。空乘人員拿來急救箱,肖璇掏出血壓計,馬上替患者測量。“血壓值為185/125毫米汞柱,脈搏90次/秒,體溫正常,無惡心嘔吐無胸部等疼痛,瞳孔反射正常。”在仔細詢問了既往病史、用藥史等,肖璇初步判斷為高血壓急性發作,她一邊安撫患者的情緒,一邊幫她戴上飛機上的簡易吸氧設備。冷靜和患者溝通后,肖璇了解到,這位來自武漢黃陂的40歲女患者之前有查出過輕微高血壓,但一直沒有吃過降壓藥,本次飛往海口也是為了看望突發腦溢血住院的母親,由于情緒緊張加上連日奔波,患者在上機前并沒有進食,已是身心俱疲。此時的急救箱里沒有合適的治療藥品,怎么辦?肖璇問同行旅客誰有降血壓的藥物,正好劉紅山主任隨身攜帶了降壓藥——厄貝沙坦片,在征求了患者的同意后,乘務員幫助女患者服下了藥片,密切觀察后續反應。在飛機后續飛行的一個半小時里,肖璇一直陪在這名女患者的身邊,并多次監測血壓、時不時摸著她脈搏,還握著她的手聊天、安撫情緒。經過藥物治療和言語撫慰,患者的胸悶情況有了好轉,呼吸也變得規律。
當晚19時15分,飛機順利降落在海口機場。與肖璇同行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昌江醫療集團黨委書記何謙然幫這名女患者聯系上了在海口的親人,兩人一路將女子護送到機場出口,把她轉交給正在這里等候的親人,并囑咐他們一定要馬上去醫院檢查、監測血壓,并排除其他問題。晚上10點,肖璇接到了這名女患者的報平安電話,她被送到附近醫院,經對癥處理后已基本平穩。
記者了解到,肖璇教授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中心,目前她由中組部博士服務團委派至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執行對口幫扶工作,同時也在海南省眼科醫院進行門診、手術、臨床教學等醫療援助服務,并獲得了當地同行和民眾的高度贊譽。
今日下午,記者電話聯系到該患者,她告訴記者,自己目前情況已經好轉,正在海口市看望陪伴生病的母親。對于前一晚發生的危險情況,她表示當時肖醫生一直陪在自己身邊,“在我最恐懼的時候,是肖璇醫生給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安慰,我非常感謝她。”對此,肖璇表示,現場患者情況危急,作為醫生必須沉著冷靜、拿出專業素養,雖然在救治過程中需要承擔一些風險,但對于拯救生命來說這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