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為補充營養,每天吃夠3個雞蛋,八旬婆婆竟 “補”出大事,突發昏迷,經檢查才得知原是肝病引發的“中風”假象。醫生表示,肝功能異常患者食用過量動物蛋白可導致血氨飆升誘發肝性腦病。
83歲的余婆婆,有肝功能異常及便秘多年,因癥狀不明顯,她便沒太在意。五年前,因營養不良查出低蛋白血癥,覺著土雞蛋經濟實惠又富含高蛋白,她便開始每天至少吃3個雞蛋,通過食療來補充營養。哪知,3天前,剛吃完早餐的老人突發昏迷,暈倒在地。家人趕緊將其送至附近的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救治。
經急診聯合該院神經內科卒中團隊迅速分診,排除了老人顱內病變后,感染科接診醫生張少軍發現患者的血氨值高達200.3微摩爾每升,遠超正常值的3倍多,進一步明確相關檢查后,老人被診斷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肝性腦病。
肝病怎么會引發昏迷?家屬表示不解。結合患者病史、飲食習慣及發病特點,感染科主任雷君表示,余婆婆是典型的蛋白質攝入過多、肝臟對氨的降解能力下降引起血氨升高,從而誘發了肝性腦病,也就是通常說的“肝昏迷”。雞蛋、魚、肉等這些富含優質動物蛋白質的食物,食用后在腸道內被分解成各種氨基酸,大量攝入后會造成腸道氨的生成增加。而長期便秘的患者因為腸道酸堿值的改變,導致腸道氨無法正常排泄,便通過結腸重吸收后大量進入血液內。雷君進一步解釋,正常的肝臟可將門靜脈輸入的血氨轉變為尿素和谷氨酰胺,使氨極少進入體循環,但像余婆婆這樣肝功能損傷的患者,對氨的降解代謝能力減弱,反而還長期過量攝入高動物蛋白的食物,使得氨大量進入體循環造成血氨升高,便誘發了肝性腦病的發生。
好在就醫及時,經過對癥護肝、降氨、醒腦等治療,目前,余婆婆血氨值已恢復正常,神智清楚,不久便能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