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有一群“最慢司機”,開動車不能超過15公里/小時
繁忙的存車線。通訊員周凱 鄢友林 盧殿濤 攝
動車地勤司機進行調車作業。通訊員周凱 鄢友林 盧殿濤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2月26日訊開動車,速度起碼超過100公里/小時,最高200公里/小時,然而有這樣一群動車組司機,駕駛列車的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里,被稱作“最慢動車司機”。
2月26日,武漢動車基地內,44歲的柳衛平將存車線上的動車組列車慢慢開進檢修庫,配合“動車醫生”們對動車組進行檢修,然后將檢修完畢的動車組列車開回存車線放好,便于次日載客運行。
最慢動車司機,便是像柳衛平這樣的動車地勤司機。他們隸屬于武昌南機務段動車運用車間地勤車隊,主要負責動車基地內的動車組調車任務,配合進行動車組檢修。
柳衛平說,動車組調車有轉線、運行、洗車、連掛、解編、動調等多種速度要求。除動調外,他們駕駛動車組的速度不能超過15公里/小時,有的作業甚至更慢。
有別于載客運營的動車組高鐵列車,速度信號由安保設備控制,動車地勤司機更多靠自身操縱列車。武漢動車基地內有股道100多條、調車信號機200多架,每一處設備,動車地勤司機都要爛熟于心。不同股道的彎度和瞭望條件都不相同,停車誤差不能超過20厘米,加上動車組車型多達20多種,都對動車地勤司機提出了相當高的業務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大禍。
柳衛平從事動車組調車作業5年。他認為,調車作業主要有三大挑戰,分別是重聯、解編和CRH3型動車的制動試驗。重聯、解編要防止誤闖信號,防止刮拉頭罩。重聯時要控制好速度,防止速度過高沖撞損壞設備。CRH3型動車的制動試驗多達五六十項細節,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列車晚點。所以,他們每次作業都全神貫注,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春運期間,動車基地的地勤司機每天要擔當150多組列車的調車任務,每天下午2時接班,分上半夜、下半夜兩個小組,通宵達旦作業。一列16節編組的動車組列車長400多米,地勤司機們經常從車體這一端司機室走到另一端司機室,一個班干完,就成了朋友圈里的“暴走俠”。
在被稱為“陸地航母”的動車基地存車場上,他們每天在動車跑道上開著慢車穿梭往返,一切只為列車安全正點,只為旅客平安出行。
責編: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