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2月23日訊女子13年前裝上了節育環,絕經后打算取環,不料醫生在她的子宮內沒有找到節育環。經過檢查,節育環竟“游”到了乙狀結腸,很可能劃破腸壁甚至引發大出血。在醫生的反復勸說下,她終于答應手術取環。今日康復出院。
46歲的廖女士是河南人,4年前隨丈夫來漢口打工。33歲時,她在老家的醫院上了節育環,認為上環后就一勞永逸的廖女士并沒有每年定期復查,身體也一直沒出問題。上月底,她在網上看到女性最好在絕經后的1年內把節育環取出,已絕經半年多的她來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打算請婦產科醫生幫忙取環。不料B超檢查發現,廖女士的子宮內沒有節育環。通過腸鏡檢查,發現節育環竟然“游”到了乙狀結腸內,必須通過手術取出。
得知檢查結果后,害怕手術風險和花費的廖女士打算放棄取環,從醫院直接返回家中。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利玲得知后,通過廖女士留下的就診信息,反復打電話告知不取環的風險,勸說她盡快再來醫院做手術。
“如果再拖延取環,環體可能劃破腸壁甚至引發大出血,或導致腸梗阻危及生命。到時候手術的風險和費用更多,那您真的是劃不來。”李利玲連續5天給廖女士去電,終于說服她在元宵節過完后到醫院取環。醫生通過腹腔鏡手術在廖女士的腹部打了兩個小孔,將環體順利取出。今日,廖女士康復出院。
節育環怎么會游走到肚子里去呢?李利玲表示,有的女性先天子宮畸形、宮腔偏大,上環后就容易出現節育環異位。女性人工流產后、哺乳期的子宮壁較軟容易穿透,此時上環也容易導致易位。
李利玲提醒,女性上節育環之前應到正規醫院咨詢醫生時機是否合適,并進行子宮檢查,如果子宮太大的或者宮腔有縱隔,就要考慮其他避孕方式。上環后最好每年到醫院復查一次,以監測節育環在體內是否有脫落、斷裂、異位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