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首條深層污水傳輸隧道鏖戰正酣—— 圖文:除夕,盾構機在地下40米掘進
圖為:盾構機司機馬力的除夕夜,是在地下40米奮力掘進。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楊麟 通訊員 周旭
“突,突,突……”盾構機的刀盤飛速旋轉,堅硬的壁面迅速被切削破碎,飛濺的泥土被吸入盾構機螺旋機里,順著傳輸皮帶運到地面。
在武漢嚴西湖北岸,地下40米機器轟鳴,全國首條深層污水傳輸隧道——武漢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工程鏖戰正酣。270余名建設者堅守這里,爭分奪秒。
2月4日大年三十,晚8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夜探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工程6號豎井。沿著一段段鋼質樓梯盤旋而下,貓著腰鉆進一段混凝土管片拼裝的隧道里,步行700米后,一臺盾構機,猶如“穿山甲”,正向前方頑強掘進。
這臺盾構機總長128米,配有18節拖車,肩負著掘進2370米的任務。嚴西湖底地質條件復雜,溶洞密布,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區間。
踏上盾構機,沿著狹窄的通道緩慢前行,不到2平方米的駕駛室里,頭戴白色安全帽、身穿藍色制服的司機馬力正聚精會神地駕馭著“穿山甲”,向著嚴西湖底挺進。
“推力6000千牛、扭矩900千牛米、掘進速度每分鐘50毫米,導向、盾構機設備一切正常。”前方4塊顯示屏,實時顯示著盾構機工作狀態。馬力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屏。突然,數據顯示土壓增加、水量變大,說明前方土質稀松,馬力迅速按鍵,調整泡沫和水的注入量,重新達到動態平衡。
“在地下駕駛盾構機,其難度絲毫不遜于駕駛飛機在變幻莫測的云海中飛行。”馬力坦言,“就像一個地下飛行員,前方‘是激流還是險灘’,根本看不到,全憑儀器和經驗。”
中國地質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的馬力,今年29歲,卻有著3年盾構機駕齡。去年8月18日,馬力駕駛著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工程第一臺盾構機在地下40米開始掘進,5個多月來,已經洞開1100米。
除夕夜,為了能讓地下施工人員與親人視頻,項目部特意牽了條光纖直通盾構機施工現場。“爸爸媽媽,不能與你們團聚了。”通過手機視頻,馬力愧疚地說。
“兒子,爸媽為你驕傲。”遠在重慶的馬力父母看到兒子和同事們奮戰的畫面,熱淚盈眶。
晚10時,記者離開時,盾構機掘進的轟鳴聲依然不絕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