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年湖北GDP增長7.8%,抑制了連續7年單邊下滑的態勢
楚天都市報1月22日訊昨日,湖北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8年湖北經濟運行情況。去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9366.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8%,快于全國1.2個百分點, 高于預期發展目標0.3個百分點,抑制了連續7年單邊下滑的態勢。三次產業占比為9.0:43.4:47.6,第三產業的優勢持續擴大。
過去的一年,湖北工業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7.1%的增速。雖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但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受清介紹,去年新動能保持高歌猛進的勢頭,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2%,快于全部規上工業6.1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8.8%、9.2%、10.3%。
同時,供給側改革效果明顯,湖北的傳統行業也在加快轉型。全省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紡織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重點行業分別回升至9.5%、5.3%、9.5%、5.5%、5.4%。
價格運行方面,2018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9%,漲幅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價格同比全部上漲,據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時明國分析,影響湖北市場物價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服務價格成為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重要因素。其中醫療保健價格漲幅較大,達3.5%,其主要原因是我省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改革在2017年全面鋪開,2018年仍有翹尾因素的影響。二是居住類價格對價格總水平上漲拉動作用明顯。2018年全省居住類價格上漲2.5%,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0.53個百分點。三是豬肉價格下行抑制價格總水平漲幅。2018年全省豬肉價格下降7.2%,特別是2018年春節后,豬肉價格斷崖式下跌,直到三季度市場開始回暖,但11月份我省部分地區爆發非洲豬瘟,使得11月—12月豬肉消費量降低,生豬外調受阻,豬肉價格再度下行。
此外,湖北省2018年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該省去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55元,同比增長8.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8元,同比增長8.4%。
時明國表示,2018年湖北在固定資產投資、財政金融、價格運行等方面均保持平穩增長,今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有利于市場物價總水平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