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湖北啟動幼兒托育服務地方規范標準
托育機構幼兒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8平方米
幼兒生活區應安裝視頻監控,錄像資料保存30天以上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已有3年,托育服務成為熱點民生話題。當前,全社會托育需求巨大、缺口明顯,0-3歲的托育機構究竟誰來辦?誰來管?怎么管?12日,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培訓中心、湖北省兒童中心等相關組織,聯合我省多家托育早教機構共同啟動了《嬰幼兒日間照料托育機構服務規范》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湖北也是中部地區首個啟動有關幼兒托育工作的地方規范和標準的省份。
《嬰幼兒日間照料托育機構服務規范》草案中提到:托育機構建筑面積不低于360平方米,幼兒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8平方米;托育機構主出入口、幼兒生活及活動區域等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確保監控全覆蓋,錄像資料保存30天以上等。目前該草案還需要專家論證、完善。
需求:家庭需要托育服務
上世紀80年代曾經遍布我國城鄉各地的托兒所,經過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如今已經所剩無幾。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二孩占比首次超過了50%。
當前,“孩子誰來帶”的問題已嚴重影響到生育意愿,接收3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機構,成為很多家庭的剛性需求。國家衛計委的調查結果顯示,60.7%的“一孩”母親因為“沒人看孩子”而不愿生育“二孩”。在有關部門組織的網上調查中,有88.15%的家庭需要嬰幼兒托育服務。
13日,家住華僑城小區的張女士帶著22個月大的小兒子小果來到附近一家0-3嬰幼兒日間照料托育中心參觀,張女士說,生完二胎,老人帶兩個小孩明顯力不從心,現在老人病了,急需給孩子入托照料。“去年面試了幾個育兒嫂,價格貴也不放心,剛好打聽到小區附近有一家托管,就先試試看看孩子是否適應。”張女士說。
建議:出臺標準
給孩子最有力保護
一段時間以來,托育機構市場顯得魚龍混雜,不少所謂托育機構缺乏資質、監管不力。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明告訴記者,在一些地方,辦個托育機構只需要“三部曲”:注冊公司、租個地方、招聘保育員。其中,前兩者幾乎沒有任何門檻,有些機構在招聘時甚至不需要應聘者有任何保育員資格和從業經驗。
“一邊是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托育早教行業,一邊是期待更優更好服務的年輕家長。”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培訓中心副主任洪翠認為,最柔弱的孩子,需要最全面的保護。通過成立湖北省地方《嬰幼兒日間照料托育服務規范》標準課題組,他們將對湖北省內托育機構選址、供餐、安全、人員配置等都提出具體細致的要求。例如,托育機構幼兒生活及活動區域位置、0-3歲幼兒與保育人員的比例問題、以及托育機構負責人學前教育管理經歷等等,都是課題組調研的重點。教育專家、北京學前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馬琳琳告訴記者,“現在中國的托育發展還處于新生兒期,相關地方標準的出臺,將為消費者面對眾多的托育機構如何抉擇提供參考。”
記者了解到,在啟動湖北省地方《嬰幼兒日間照料托育服務規范》工作的同時,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托育早教專業委員會也在13日正式啟動。未來,該專業委員會將會成為推廣湖北省托育早教相關地方標準的有力抓手。
記者章鴿 孫珺 實習生孟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