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痛心!湖北一地近300萬斤包菜將爛在地里
4日上午,在襄州區程河鎮埠口村的千畝蔬菜基地里,菜農陶卿繁看著300多畝已經到了采收期的包菜發愁,再有10來天還銷售不出去的話,將近300萬斤的包菜將全部爛在地頭。
包菜賣不出去,全村都很著急。村書記鄢富清介紹,為解決貧困戶致富無門路的問題,兩年前,埠口村引進客商流轉千畝土地發展蔬菜產業,貧困戶不僅能獲得流轉土地費,而且還可在蔬菜基地打工,蔬菜基地每年支付打工農民(含貧困戶)的工錢就達150多萬元。
今年,陶卿繁種植的700畝包菜長勢喜人。陶卿繁說,去年種植的土豆收成還可以,為了明年能繼續種植土豆,在去年秋季,種植了700畝的包菜。如今本該是收獲的季節,由于產能過剩,市場行情不景氣,已經到了采摘期的近300萬斤的包菜長在地里找不到買家。
著急的不僅僅是陶卿繁,在基地打工的埠口村村民看著地里的菜同樣很著急。
今年75歲的王奶奶是埠口村村民,從2016年土地流轉過后,她家不僅每畝可以拿到700元的土地流轉費,平時還可以打工,每天50元。王奶奶說,“我都這么大年紀了,一年還能賺幾千塊?!?/P>
采訪中,和王奶奶一樣的有300多村民,大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
“面對今年的市場行情不景氣,我們鎮上、村里都幫忙四處聯系,也只銷售了400畝……”1月4日,埠口村黨支部書記鄢富清介紹,前兩年,包菜還沒成熟,山西、湖南等外地的客商就會過來提前預購,今年不僅銷不動,價格也低,零售每斤僅0.2元。請村民過來收菜每斤就需支付工錢0.1元,如果再銷售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這意味著,不僅成本收不回來,村民的工錢也可能受到影響。
菜農陶卿繁介紹,種植的這700畝土地,光前期投入都已經花費了將近100多萬,從種植到目前的采收工錢又花費近70萬,前期支付了一部分村民的勞務費,還有一部分等著包菜銷售出去才能有錢。“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哪怕能把村民的勞務費弄回來就行?!闭f這話時,陶卿繁顯得很無奈。
看到老板很無奈,村民也都表示理解,陳阿姨家從土地流轉后,就一直在蔬菜基地打工,見到包菜賣不出去,陳阿姨說,“就算不給工錢我們也同樣會過來幫忙收。不能看著自己家的土地里種出來的東西爛在地里?!?/P>
4日上午,楚天快報記者在菜地看到,目前已經到了采摘期的包菜為橄欖包菜,當地村民介紹,這些包菜吃起來脆甜可口,綠色無公害。
責編:王家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