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廢棄礦坑成休閑綠地,蔡甸金鐘山完成修復變景觀
楚天都市報1月4日訊從廢棄的采石礦坑,到風景秀麗的城市景觀,蔡甸區金鐘山迎來新面貌。近日,蔡甸區金鐘山的破損山體重披綠裝,蔡甸人又多了一處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據了解,金鐘山位于蔡甸區大集街伏牛村、鶴林村及奓山街丘林村交匯處,上世紀80年代有10家采石企業,2011年5月關閉了所有采石企業。近年來,蔡甸區審計局在開展全區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審計時,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山體破損及環境污染情況十分重視,多次深入現場采集大量第一手資料,發現很多山體因歷史原因被嚴重開采,且事故多發,隱患不斷,也給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其中,金鐘山位于大集街與奓山街幾個村落交匯處,山體破損面達285畝,其中有170畝的天坑水潭,水深達30米,山體破損處自然最高高程87米,山腳地面高程40余米,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金鐘山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工程是蔡甸區2017年政府投資指令性建設計劃項目,2018年對金鐘山破損山體生態修復項目有序推進,到11月工程已全面完工。經過修復,金鐘山重建了山體景觀體系,立面再輔以喬、灌木種植,形成山脊、山谷對比鮮明,地形、地貌變化多樣的效果。達到了提升社會效益、美化環境效益,平衡經濟效益的目的,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序為有序,變包袱為資源。
期間,區綜合審計建議和其他部門反饋意見,對全區山體現狀深入調研,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提出對策。區政府編制了《蔡甸區山體保護規劃》,建立三級山長負責制,形成區級山長總體負責,街鄉鎮一級山長全面負責,村一級山長具體負責的山體保護管理體系,落實山長巡查制度,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破壞山體行為,全區300多家采石企業全部關停,結束了區近百年的開山采石歷史。同時,區政府多方籌措資金,投入3個多億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截至目前,破損山體復綠面積2000余畝,重新披上了綠裝。
責編:王家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