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虹云工程首星“武漢號”成功發射 湖北航天邁出關鍵一步
虹云工程首星“武漢號”成功發射
湖北航天高質量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湖北日報訊北京時間2018年12月22日清晨7點51分,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一枚火箭彈射而起,躍離地面近30米時瞬間點火,一飛沖天。火箭的整流罩上,印著“武漢號”三個字。
觀測臺上,眾人屏住呼吸,目送火箭越飛越高。炫目的火焰托舉著箭體奔向蒼穹,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便化作一顆閃亮的星。掌聲響起,歡呼聲穿透零下17攝氏度的寒空,在戈壁灘廣袤的曠野上回蕩。
“這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云工程的第一顆衛星,是我國天基互聯網系統的首發星,標志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從無到有的重要一步。”負責該衛星研制的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鄒廣寶激動地說,“武漢號”衛星是我國首顆應用毫米波相控陣技術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能夠利用動態波束實現信號的調整。該衛星上天后,將立即開展天地通信試驗。
據介紹,按照虹云工程的實施計劃,“武漢號”的成功發射,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下一步,到“十三五”末,還將發射4顆業務試驗星。之后,“十四五”期間將構建一個“星座”,形成覆蓋全球的星載寬帶移動互聯網絡。
“如今的互聯網通信地面覆蓋技術中,在野外、山地、海洋、島嶼等基站未能布局的區域,信號無法到達,低軌寬帶衛星通信技術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鄒廣寶解釋道,通俗地說,依托“武漢號”構建的衛星通信技術,將使得互聯網通信“無死角”。“手機用戶使用這個網絡,不管在飛機上、輪船上、山區里,都不用擔心上不了網。”
據悉,為滿足虹云工程衛星布局需求,此類衛星的批量化生產線建設,已在武漢國家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全面啟動,預計“十三五”末建成,可年產衛星數百顆。
“‘武漢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省航天高質量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省委軍民融合辦副主任袁善謀介紹,虹云工程將滿足環境監測預警、環境數據采集和及時傳輸、突發事件應急信息通報、經濟廊道建設和重點項目環境評估等過程中的通信需求,填補信息孤島,提供更加廣泛的互聯網接入需求,提升湖北衛星及應用對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的帶動作用,有助于湖北空間科技的進步和多層次人才培養。
(責編:田曼陽)
---------
騰訊·大楚網首屆人氣小童星”大賽開始啦!
掃地機器人、兒童拉桿箱、迪士尼書包...萬元獎品等你來拿。另外各賽區前十名的小童星們,還將有機會參與“大楚網首屆少兒春晚”的錄制!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楚網】官方微信(微信號:dachuwang)
2、在對話框回復【小童星】,即可獲取參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