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過早喜歡吃油炸面窩,徐奶奶吃了二個炸面窩后,出現腹部脹痛不適,隨后吐出鮮血,被家屬急呼120急救車送往附近醫院搶救,醫生查出是因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所致。
家住余家頭的徐奶奶,今年71歲,早上出門過早時買了二個炸面窩吃,出現惡心、腹痛、頭昏、心慌等癥狀,隨后惡心感加重,吐出約200毫升的鮮血,身上只冒冷汗。其女兒見狀,緊急呼叫120送至武漢市武昌醫院急診科,急診科以“上消化道出血”收住武漢市武昌醫院消化內科。
經查,徐奶奶患有血吸蟲肝硬化病史。在做好一切消毒、麻醉等術前準備后,老人被推進內鏡中心治療室。通過內鏡,王主任發現老人的數條食道曲張靜脈象串珠樣改變,食道相對狹窄,食管表面有糜爛灶和血栓頭,隨時可因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導致呼吸、循環衰竭危及生命,而老人的血紅量白只有45克,手術中出血風險極大,并向其家屬告知病情的嚴重性。
在家屬焦急的等待中,王主任和消化內科醫生一起,為徐奶奶進行內鏡下微創治療,她們在老人胃底數個曲張靜脈團下打膠,將食管曲張靜脈進行了套扎,減少再次出血風險。手術進行約50分鐘,胃底出血被止住了,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術后,內鏡中心對治療內鏡設備進行了徹底消毒。
據消化內科主任王珣介紹,胃底靜脈曲張多發生在患有乙肝或丙肝的患者肝硬化階段。對于乙肝的攜帶者,定期復查乙肝DNA的量,看病毒復制的活躍度,并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抗病毒治療。丙肝患者要定期復查RNA的量,部分丙肝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愈,部分患者會導致肝硬化。她提醒,對于此類患者,平時不要吃堅硬、過燙、過冷及油炸食物,以免引食道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后致命。而在拔牙、紋眉、輸血等有血液接觸的治療中,最好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陳晨 通訊員 崔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