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個月男嬰被患感冒姐姐傳染,染重癥肺炎,期間,病情加重,出現肺出血、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呼吸心跳微弱多重危險,命懸一線。武漢兒童醫院急診科8名醫護人員不放棄,持續一小時胸外心臟按壓和急救措施,終將他從死亡線上拽回。專家提醒,冬季是呼吸道等疾病高發季節,嬰幼兒容易染病,且變化快、進展迅速,嬰幼兒患病后一定要及時就醫,同時“二寶”家庭要注意避免兩個孩子交叉感染。
危急!剛滿月寶寶染重癥肺炎
家住漢陽的毛毛(化名)出生才一個月,是家中的二寶。6歲的姐姐十分喜愛他,每次放學回來后,都要抱一抱、親一親。一周前,姐姐出現輕微感冒癥狀,家人也沒怎么在意,并沒有隔開姐弟倆。隨后,毛毛便出現陣發性咳嗽。在家自行用藥后,病情沒出現好轉。
11月30日,毛毛病情加重,出現呼吸費力、小臉小嘴發烏,心急如焚的家人立即將他送往當地醫院急救。經檢查,毛毛患上了重癥肺炎,雖然給予了毛毛吸氧等對癥治療,但他的病情進展迅速。當日下午五點,病情危重的毛毛被轉運至武漢兒童醫院。
剛抵達急診科,毛毛心率驟降至每分鐘50次左右,氧飽和度只有60%(正常為95%以上),呼吸困難、心跳微弱,情況十分危險,急診科立即展開了一系列搶救措施:胸外心臟按壓、清理呼吸道、復蘇氣囊加壓給氧、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靜脈推注急救藥品等等。
實施氣管插管時,見氣管內涌出大量血性分泌物,“肺出血,快吸引通暢氣道!”急診科主任蔡小芳立馬指揮上調呼吸機參數,并通過氣管導管給藥止血,不同醫護輪流持續胸外心臟按壓……毛毛的心率逐步回升至150次/分。突然,險情再次發生!“嘀!嘀!嘀!”心電監護儀機器報警出現室顫,將醫護們本就懸著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室顫,立刻除顫”,蔡主任一聲令下,急診科醫生立即使用除顫儀進行電除顫,并繼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反復給予強心、升壓、復蘇藥物,慢慢地,毛毛面色及四肢皮膚漸轉紅潤,心跳亦恢復至竇性心律,達每分鐘170次,呼吸困難癥狀緩解,氧飽和度升至98%。至此,搶救工作已持續一小時。在急救過程中,毛毛呼吸心跳曾一度微弱至驟停,但急診醫護不愿意就此放棄,8名醫護齊心協力,一直在輪流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持續一個小時,終將毛毛從死亡線上拉回。目前,毛毛已轉至重癥監護病房進一步監護治療。
當心!家有“二寶”,謹防交叉感染
蔡小芳表示,秋冬季節本就是小兒感冒、咳嗽、肺炎的多發期,加上嬰幼兒特殊生理病理特點,起病快、起病急、進展迅速,容易導致嚴重并發癥發生,嚴重時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提醒家長們,如果家中小寶寶生病了,出現異常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就醫,請求醫生幫助,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治療。
另外,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二孩家庭越來越多,在發病高峰季節,往往是兩個孩子輪番生病,孩子之間的交叉感染問題不容忽視。如果大寶在上幼兒園或者小學,從學校帶回來各種病毒和細菌的幾率大大增加,在疾病的傳播途徑上,飛沫、手口傳播占了很大比例。即使大寶不生病,但當“大寶”與“二寶”親親、抱抱時,“小問題”就會傳染給嬰兒,可能造成小寶生病。嬰幼兒體質較弱,自身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差,一旦感染,癥狀就比較重。加上天氣冷,不少家庭緊閉門窗,空氣無法流通,也可能加重患兒的病情。
蔡小芳建議,家長們要幫孩子們做好防護,防止呼吸道疾病來襲。尤其是有“二寶”的家庭,一定要注意避免兩個孩子交叉感染。當大寶從學校回來后建議先漱口、洗臉、用肥皂洗手,更換衣服后再接觸小寶,減少手口和飛沫的傳播幾率。(通訊員 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