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起,家住漢口臺北路的黃阿姨就發現左邊槽牙旁的軟肉總是容易破皮,最初她以為是上火,西瓜霜噴霧,降火的偏方試了一整圈,最初感覺還有些效果,但近幾個月卻怎么都不奏效,在朋友的介紹下,她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臺北院區就診。
12號上午,接診的口腔科主治醫師俞梅看到,黃阿姨左側口腔磨牙后區黏膜有顏色鮮紅的糜爛面,右側對映處紅白相間呈網狀,在檢查排除了癌變的可能性后,俞醫生確認黃阿姨的口腔問題屬于糜爛性扁平苔蘚。
經過詳細問診,俞梅醫生了解到,黃阿姨喜好油炸食物,油條、面窩、春卷、煎餅每天換了花樣地吃,慢性胃炎也有十幾年的老病史,去年,家里添了小孫子,剛退休的她每天的任務加重了不少,不僅睡眠差,口腔問題也愈發嚴重。
俞梅醫生說,扁平苔蘚女性患者居多,發病原因并不明確,但與其免疫力低下、生活飲食習慣,全身疾病有關。中醫認為,肝郁血虛,也是扁平苔蘚的誘發因素之一。黃阿姨患病多年不愈,與她喜好油炸食物有關,又因為睡眠不足,心事較多,近一年過于勞累,所以才使得扁平苔蘚呈變本加厲的態勢。根據這種情況,俞梅醫生開出了疏肝理氣的中成藥和修復創面、止疼生肌的外用藥莘芨涂劑,并讓她清淡飲食,減少辛辣等刺激食品的食用,調節心情,保證睡眠,定期進行潔牙護理。昨天下午,黃阿姨在復診時對俞醫生說:“這十來年,今天是我第一次放心大膽地用左邊牙齒嚼東西了。”
俞梅醫生提醒,扁平苔蘚發病率僅次口腔潰瘍,有癌變的可能,病損時輕時重,往往不被重視,若市民覺得自己總是容易患“口腔潰瘍”,可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陳晨 通訊員 周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