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時節,生機潛伏,陽氣內藏,最適合保養、積蓄。中醫講究順時養生,這個時候進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秋冬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
“年紀大了,睡眠不好,容易疲勞,所以每年都會來開劑膏方補補!”前幾日,市民王先生正在向武漢市第一醫院“國寶級”中醫李恩寬咨詢冬季膏方進補。自從第三屆 “江城膏方文化節”開幕以來,前往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科開膏方的市民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些知名專家,在預約剛開始當天號便被一搶而空。
進補人群呈年輕化趨勢 奶奶和外婆依舊是主力
“現在的奶奶和外婆們退休了還要照顧孫子,年紀大了身體扛不住,大部分找過來的都說自己老覺得累”,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薛莎告訴記者,50歲到70歲的中老年人依舊是秋冬進補的主要人群,其中以女性居多,這類人群求購最多的是益氣提神膏方。
提到網絡上的“90后開始加入養生大軍”,薛莎笑言,90后們的養生可能也只是隨手帶個保溫杯,真正前往醫院問詢的并不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求購膏方的人群年紀越來越偏向年輕化,“明顯感覺到,這幾年35歲到40歲的患者多起來,一般都是工作太過勞累想通過膏方調理身體”。
秋冬滋補正當時 市民連續4年來漢求購膏方
來自黃陂的羅先生,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來武漢市第一醫院找薛莎主任開膏方了。四年前,65歲的羅先生剛從一次肺部腫瘤手術中康復,為了增強身體機能、提升抵抗力,經多方打聽后,他特意趕往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科求購膏方。在服用了一個半月的膏方之后,羅先生明顯感覺體力變好,隨即二次趕往武漢追加了一劑膏方。從那之后,黃先生每年入冬后都會前來求一劑膏方。
俗語有云,“女子七七49歲天癸竭,男子八八64歲天癸盡”,薛莎透露,過了49歲的女性和64歲的男性,身體狀態曲線開始逐年下降,“吃膏方的目的就是讓這條曲線慢點下降,補益虛損,延緩衰老,特別是中老年養生及重病后康復。”
國寶級名中醫親自布方 藥劑師原產地親采中草藥
膏方專家在開膏時,需要反復推敲組方,非常耗神傷精。所以,在中醫界素有“寧看十人病,不開一膏方”的說法。現如今,有豐富臨床經驗,能開出好膏的老中醫已經是鳳毛麟角。
每年的江城膏方節,武漢市第一醫院的數位國寶級名中醫均親自布方,數位藥劑師前往原產地現采新鮮中藥材,熬膏輔料全部使用最貴的木糖醇,純手工熬制而成的膏滋具有軟潤適口,補腎不傷肝臟,補陰不傷脾胃,補陽不上火,補血而不膩等特點,多年來深受江城百姓的信賴。
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等多種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的體質使用膏方自然各不相同。“哪怕同一體質的不同個體也有不同的情況,我們提倡一人一方”薛莎補充道,開膏方無須一味求貴、求猛,“普通的膏方就可以滿足調補的需要,膏方開得太貴太滋補,有些人反而虛不受補”。
據了解,武漢市第一醫院“江城膏方文化節” 已連續三年為江城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本屆膏方節將持續至2019年1月22日,其中12月4日、12月18日、12月25日、1月8日還將有義診活動回饋廣大市民,平時基本掛不上號的醫生,市民們也將有機會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