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近半年,走快了,坐久了或躺久了都會覺得疼。九旬婆婆為此做過理療,扎過針灸,打過封閉,可效果都不好,便想通過手術治療來徹底解除病痛,卻因為身體條件犯了難。
家住硚口的劉婆婆,今年90歲,大約半年前,婆婆覺得腰疼的厲害,不能直立行走,走路稍微走遠一點,或是坐久、站久一點就會感覺到疼痛明顯加重,無法耐受,多次的理療及保守治療后,效果一直不明顯。婆婆一心想做手術徹底解除病痛,但因為自身的身體狀況,很多醫院都直接建議她保守治療。上周,婆婆看到四醫院李榮春副院長的宣傳,原來李院長不久前榮獲了白求恩醫師獎,在治療疼痛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了武漢市第四醫院,尋求李榮春院長的幫助。
考慮到老人年紀較大,心臟情況差,做常規的外科開放性手術患者身體不能承受,李榮春團隊經過研究,給予婆婆上臨時起搏器,保證心臟功能,由李榮春院長主刀,在華雷主治醫師、丁得方主治醫師的協助之下,在婆婆腰椎間盤后路開了個長約0.5厘米,相當于“鑰匙孔”大小的微小切口,將椎間孔鏡置入微創通道,通過窺鏡準確無誤地摘除了突出的椎間盤,再聯合采用射頻熱凝術修復破損纖維環,幫助椎間盤成型,重塑椎間盤,防止椎間盤再次突出。術后,婆婆感覺到疼痛的癥狀有了明顯的緩解。
婆婆患有高血壓多年,吃藥不是很規律,加上基礎疾病多,做常規的手術風險很大,只能通過做椎間孔鏡來治療。管床的華雷主治醫師介紹,椎間孔鏡微創治療有安全性高,切口小,出血少和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手術僅在皮膚切口7mm,如同一個黃豆粒大小,出血少,術后疼痛緩解快,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地活動,與傳統手術相比,恢復速度快一倍。(通訊員 華雷 沈莎 江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