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一女子結交“白富美”好友 144萬沒了
“白富美”網上瘋狂炫富,不明真相的網友想搭上發財的 便車,在 “白富美”的幫助下投資巨款炒現貨,卻深陷騙局血本無歸。近日,由江夏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電信詐騙案四名被告均獲重刑。
2015年至 2016年期間,安徽人汪某與青島某違法經營現貨交易平臺簽訂合同,成為該平臺的會員單位。隨后,汪某分別招募小王和小方為代理商與業務員,專門誘騙網友在平臺投資進行石油等現貨交易。
區檢察院公訴部干警 李品亮:2016年3月,小方偽裝成“白富美“通過微信與阿娟成為好友,小方不斷在朋友圈曬富,炒作現貨交易的“火熱行情“,江夏人阿娟看到后也動了心,阿娟對小方表現深信不疑。
隨后,阿娟在小方誘騙下下載注冊交易軟件并進行投資。此時,小王又搖身一變化身“宋老師”,將阿娟納入門下,手把手指導阿娟在平臺上投資交易。
本以為能跟“白富美”一樣賺大錢,沒想到表面上漲勢喜人的“現貨市場”原來是人為在控制。騙子們針對阿娟的買入賣出情況,通過后臺進行相應操作,讓阿娟越陷越深,越虧越多。
區檢察院公訴部干警 李品亮:從2016年3月到4月,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阿娟在該平臺內共損失人民幣144萬余元,其中汪某從中分得贓款40余萬元,小王分得贓款60余萬元,小方分得贓款30余萬元。
案發后,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對汪某等四人提起公訴。近日,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四人作出有罪判決,汪某等人分別以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十一年不等,并處罰金。
區檢察院公訴部干警 李品亮:檢察官提醒:炒“ 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論是“現貨 ”、“期貨,”還是其他新興類型的投資,都要通過合法合規的投資渠道,理性投資,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以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江夏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李細中 通訊員張冰峰報道)
責編:劉志斌
為紀念港珠澳大橋通車,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銀質紀念幣1枚,該銀質紀念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面額10元,最大發行量20000枚。
湖北區域購買入口: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楚網官微(微信號:dachuwang)
2、進入大楚網官微,在對話框輸入【 硬幣 】,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