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71歲的鄂州王爹爹莫名被咳嗽折磨了一年多,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沒想到“元兇”居然是一塊雞骨頭。昨日,王爹爹一臉輕松的走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卡在他氣管里的骨頭終于被取出來了。
去年8月,王爹爹因反復咳嗽、胸痛到當地醫院就診,CT顯示肺部支氣管末端有鈣化,醫生懷疑是爹爹患的慢阻肺導致的肺部病變。在經過一周的治療后,爹爹咳嗽癥狀明顯好轉,便出院觀察。
今年9月,爹爹咳嗽加重,時常覺得喘不上氣,害怕自己得了癌癥,便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鄂州醫院,在呼吸內科門診正巧碰到武漢來的胡克教授,胡克教授建議先做CT檢查。檢查顯示,王爹爹左主支氣管末端的鈣化位置、形態、大小同去年一模一樣,排除癌癥可能,胡克教授初步判定為異物阻塞了氣管,造成爹爹咳嗽。通過進一步支氣管鏡檢查,發現左肺下葉有一塊細長的骨頭,建議轉到武漢治療。
接診的耳鼻咽喉-頭頸外II科主任屈季寧教授檢查后表示,患者情況確實有些復雜,卡在氣管里的骨頭有3厘米長,正好卡在左主支氣管的末端,骨頭已經被氣管的肉芽全部包裹,而且,爹爹年紀大且合并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若在取出過程中出現大出血的情況,必須立即開胸。
經過麻醉科、胸外科、呼吸內科醫生聯合會診,最終確定采用創傷較小但對醫生技術要求很高的氣管鏡操作。
22日,在麻醉科王鄂友副主任醫師的保駕護航下,屈季寧教授為王爹爹施行了全麻下高頻通氣下硬性氣管鏡檢查+支氣管異物取出術。經過30分鐘的努力,順利取出了3.3cm*1.1cm、形似鐮刀的雞骨頭。
屈季寧提醒,由于老人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減弱,在進食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細嚼慢咽,尤其是在缺失牙的情況下,不要囫圇吞棗,最好將魚、肉里的刺和骨頭剔除后再食用。如遇到誤吞異物的情況,也不要慌張,不要自行用喝水、喝醋、進食米飯等民間土方,避免加重病情,應盡早到醫院就診治療。(陳晨 通訊員 胡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