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能合作的盛會,吸引眾多外賓前來“招商引資”。“洋招商”成為大會上最活躍的身影。
2016年6月5日,“企業集市”在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50個來自中部六省的企業展位,吸引了大批“洋招商”。“以前您要到處找地方落腳,現在我來了,送機會上門,這可是雙贏的好事。”來自阿聯酋哈伊馬角酋長國工商會的投資推廣主管伊馬德·埃丁·奧比里忙得腳打后腦勺。在集市的農業區,他走遍每個企業展位,并熱情地向參展企業介紹本國投資環境。“看看,我們就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中間,區位優勢好,是企業最好的投資去處。”奧比里顯然針對中國企業做過功課,手機里存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地圖,逢人就拿出來說。“你們公司在摩洛哥有投資?我們這兒優惠政策更多。”奧比里挖起了“墻腳”,“哈伊馬角酋長國扼守波斯灣口,距離迪拜不遠,是中東地區一個主要的轉口港,現在還設立了自由貿易區,土地、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條件真這么好?不妨了解一下。”湖北省聯豐海外農業集團總經理余國文聽完奧比里的介紹,有點動心了。
省內招商干部們常說“招商是天下第一難”,“洋招商”同樣經歷坎坷。“對西非國家來說,想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真不容易。”來自貝寧的商人賽佐林深有感觸。貝寧、多哥、加蓬等國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一些國家的投資者只想開采礦藏,當地人獲益有限,也無助于國家經濟轉型升級。
而賽佐林走到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展位時,不由得站住了。“你們愿不愿意去西非?不僅是開礦,還希望你們能在當地建立礦產深加工基地。”他與大冶有色綜合部副主任陳百志越聊越起勁。“我會在這里待一周,你們要的資料我一定拿來。”
“洋招商”帶著優惠政策,底氣十足。“我們國家設立了三個自由貿易區。”尼日利亞駐華大使館全權公使薩尼·巴科表示,在自由貿易區里,外國企業不需要尋找當地合作伙伴做擔保,還可享受免稅政策。
“企業集市”上,除了尋找新機遇的外商,還有前來深化合作的老朋友。去年,省貿促會組團訪問巴哈馬,與當地企業代表交流,達成貿易合作意向。6月5日,巴哈馬Immerse公司總裁金吉爾·莫克西就代表本國商界前來尋找合作伙伴。“我來湖北就是為同行們打個前站,歡迎湖北企業繼續到巴哈馬投資。”金吉爾·莫克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