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鵝洲生態大修復留住麋鹿美麗家園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文字:楚天都市報記者高偉 通訊員蔡家奇 楊濤
藍天白云,芳草萋萋,一群麋鹿在波光粼粼的湖中悠閑嬉戲,天鵝等鳥兒低空翱翔。9月30日,在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者為這樣一幅和諧美麗的圖景所陶醉。“今年保護區核心區出生了近160頭麋鹿,種群數量達到1400多頭,是歷史最好水平。”保護區負責人溫華軍高興地說。這些得益于20多年來堅持不懈的濕地生態大修復。
1991年,湖北省政府批準在石首市天鵝洲長江故道建立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1998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剛建立時,生態環境受長江流域水文、氣候等條件的影響很大,豐水期水位比三峽水庫蓄水前降低三四米,濕地生態系統受到較大影響,麋鹿食物來源短缺,種群數量增長緩慢。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保護區采取系列措施修復生態:對3000畝意楊林及其根系進行處理,人工恢復草場,種植麋鹿喜食的多年生植物如紫云英、狗牙根、益母草、牛鞭草籌;修繕保護區內道路,采用泥結石路面,最大限度減小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開挖農田、荒地,建成泥濘區;修建引水工程,完善水網體系……
泥濘區建成后,保護區內植物和動物的數量、種類大大增加,有利于麋鹿和濕地鳥類的生存;引水工程為濕地草地和泥濘區提供了水源保障,從而讓麋鹿擁有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適宜的棲息地。“麋鹿非常喜歡在蘆葦蕩棲息。保護區逐年加大蘆葦擴種恢復力度,今年又增加了500多畝。”保護區工作人員蔡家奇說。
長江下荊江段九曲回腸,塑造出天鵝洲的神韻。經過20多年的生態修復,這里已經成為野生麋鹿的樂園、珍稀鳥類的天堂、瀕危豚類的故鄉。溫華軍介紹,省環保廳和石首市政府采取措施,增加保護區8000畝緩沖土地的工作接近完成,至今年底,保護區面積將達到2.3萬畝。不久的將來,天鵝洲一定會再現“犀兕麋鹿滿之”的繁榮景象。
責編:王躍
微信又有新功能了!想知道企業或個人信用好不好?用這個方法查查看就知道了,快看你上黑名單了嗎?
獲取方式: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楚網微信(微信號:dachuwang)
2、進入大楚網官微,在對話框輸入關鍵詞【 信用 】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