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運濤通訊員吳迪
3分鐘,全省最快!8月21日,荊門市公安局龍泉派出所戶籍大廳內,拿到全省第一臺“臨時身份證制證機”制作完成的臨時身份證,丟失了身份證的張先生格外高興。
“剛剛啟用的臨時身份證制作機,充分借助信息化力量,集制證信息查詢和檢測、自動防偽、自動送卡、自動覆膜、自動打印、自動制證等功能于一體,首次在省內實現臨時身份證單張制作,將臨時身份證申領業務縮短至3分鐘左右,讓群眾最多跑一次,一次辦成事。”民警介紹說。
“讓數據多跑路”是荊門智慧警務的一個縮影。荊門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董煜華表示,荊門警隊以新智慧警務大腦應用為核心,打造指揮調度、打擊偵查、風險防控、執法管理、隊伍建設、便民服務的警務新模式,助推社會治理邁向精準化、精細化。
數據池匯聚最強大腦
10米長、6米寬的大屏幕上數據跳動,各種應用模型讓人眼花繚亂,民警在電腦前反復切換著不同的操作系統……9月6日,走進荊門市公安局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識了一場“智慧風暴”。
450平方米的大廳,劃分綜合研判、指揮調度、一體化作戰、預警防控4個區域,設置30個席位,被稱為荊門公安新智慧警務大腦。
2017年,荊門警方高標準建成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技偵、網安、圖偵等多個警種民警帶編進駐,打破內部39個應用系統間數據壁壘,匯集起3億條各類數據資源。打破各部門信息“孤島”,整合政務、社會數據資源,主城區600余家單位、20000多路視頻、600余個停車場的數據信息匯集。
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利用強大計算能力,智能建立宏觀態勢、治安預警、活動規律等多維模型,零碎、雜亂、孤立的數據被徹底激活。荊門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王文忠介紹,有了這個新智慧警務大腦,就能實現數據輔助決策,用信息流牽引指揮流,構建起扁平化、點對點的“1+N”指揮調度新模式。“以前分析周、月、季社會治安形勢,完全靠人工,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現在鼠標點一點,圖文、表格直觀呈現。”荊門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副主任鮑丹展示著電腦上一份詳細的治安形勢分析報告。
像這樣的智能分析模型,在荊門市公安局大數據應用平臺上就有288個,大幅度解放警力,它們高效分析出來的產品會通過“1+N”指揮調度“一竿子插到底”,實現主動警務、智慧警務。
大數據里破大案
7月28日,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民警王險難掩喜悅。他終于“揪”出了京山潛逃17年的命案逃犯龔某。幾天后,龔某就被收入法網。
17年前,26歲的龔某在老家殺人后潛逃到廣東,隱姓埋名四處流浪打工。警方掌握到他的信息是一張一代身份證黑白照片。照片顯示,當年的龔某梳著分頭,臉龐略瘦,內穿圍領毛衣,外穿休閑西裝。
然而,龔某落網照片顯示,他已謝頂。與其作案時的容貌相比,龔某像換了個人。
“如果沒有智慧警務的大數據深度應用,傳統破案手段很難撕下他的偽裝面紗。”王險說,以往都是讓警力走出辦公室,靠人海戰術尋蹤覓跡。如今鼠標輕點,數據跑路,就能讓曾經的疑點、難點柳暗花明。
王險介紹,通過大數據系統應用,實戰民警可以將包括手機、車牌、銀行卡、虛擬身份等散落在各處的信息“珍珠”建立關聯,串成有使用價值的數據“項鏈”。而且,這樣的數據分析變得越來越簡便,民警可以通過自己的配置訂閱,只需在電腦界面上執行“拖”“拉”“勾”“選”這些簡單的操作,復雜的數據運算即可“信手拈來”,且分析結果非常精準。
以大數據為核心,民警一次次讓淹沒在信息洪流中的罪惡蹤跡重見天日:通過人像技術,23年前震驚世界的“中國第一古尸案”最后一名逃犯在海南被擒;通過生物技術,9年前荊門城區天鵝廣場槍殺劫案一朝得破。
據統計,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成立11個月來,研判并直接指令抓獲各類嫌疑人276名,單日最多抓獲案犯9名。
數據紅利惠警利民
上下班手機打卡,掌上填寫工作日志,工作任務網上派單,出差、請假、用車等20余項業務實現網上流轉……
走進荊門警營,記者強烈感受到,無論是執法破案、還是在隊伍建設、執法管理等方面,大數據的運用已蔚然成風。
“別小看了這個平臺,它讓民警的執法行為網絡留痕,也幫助我們在網上實時監督整個執法活動。”荊門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支隊長游榮平介紹的法制綜合信息平臺,對110接處警情、在辦案件、涉案財物、辦案場所、案件卷宗等關鍵執法要素進行規整,預置不少于50個執法問題自動發現和預警模型,能夠對執法辦案的全過程進行精準分析關聯、可回溯式管理、動態發現預警,真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在荊門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科,副科長趙小榮向記者展示了移動警務終端上的履職盡責績效考評APP,她介紹,這個民警每天都要使用的APP,匯聚了考勤、考職、考紀、獎評、互評五大應用,能夠較全面還原民警付出,最終的考評結果會作為評優懲戒、記功嘉獎、提拔任用等的重要依據。
大數據釋放強大紅利,不僅沖擊著民警的大腦,也激發警方創新熱情,“解碼”群眾多元需求,打造有溫度的公共服務。
8月1日,荊門公安“微警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平臺涵蓋全部公安行政審批事項87項。其中25項可直接網上辦理,實現辦證“一次也不用跑”;62項為網下窗口辦理,群眾依照辦事指南備齊資料,讓“最多跑一次”成為常態。“微警務”還設有身邊警局、失物招領、有獎線索舉報等六大功能,大大拉近警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