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滿身的腫瘤,在美國要分批手術把一個個腫瘤切除,沒想到中國的醫生在皮下挖了幾個‘隧道’,一次手術就把瘤子都切干凈了”,昨日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整形美容科,從美國回武漢做完手術的小王向醫生豎起了大拇指。
27歲的小王在美國留學,3年前他就發現四肢皮下開始長硬硬的“肉疙瘩”,剛開始沒有不適的癥狀,表面也看不出來,他也就沒沒放在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肉疙瘩”越長越多,四肢和腰部幾乎都長滿了,他都數不清楚有多少個,雖然不痛不癢,但長大的“肉疙瘩”凸出皮膚表面,由于數量多,看起來非常恐怖,即使是夏天,小王也不敢穿短袖衣服和短褲。
半年前,他找到美國一家醫院,醫生診斷為良性的脂肪瘤,告訴他需要做手術切除,由于脂肪瘤數量太多,需要在一個個脂肪瘤上開一個3厘米切口取出,手術可能需要分好幾次進行,一次切幾個,以免對身體的損傷太大。經過小王同意,醫生先將其兩個手臂上的5個脂肪瘤切除。
一周前,小王回到武漢的家中度假,父親得知后勸他到武漢的醫院看看,說武漢的技術并不比美國差。昨日,小王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整形美容科,黃磊副主任醫師告訴他可以通過挖皮下“隧道”的方法一次切全部脂肪瘤,不但美觀,而且微創。
小王當即決定手術。黃磊副主任醫和馮海峰、陳丹洋3位醫生組成3個手術小組同時手術,分別在小王的雙臂、雙下肢和腰部打了9個小孔,從各個小孔皮下挖出通向脂肪瘤的“隧道”,將脂肪瘤一個個取出。當取出全部腫瘤時,醫生一數,竟然有52個之多。
黃磊副主任醫師介紹,多發性脂肪瘤好發于四肢、腰、腹部皮下,多與過度飲酒、攝入油膩、高膽固醇類食品以及工作壓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所以臨床多見于中輕年男性。多發性脂肪瘤雖是良性腫瘤,但切不可自行診斷,如身上出現一個或數個皮下硬結,應及時來院就診,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陳晨 通訊員 鐘南軒 黃婷)